您现在的位置:小学生自学网>> 资料库>> 教育文集

让习作回归情趣之路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23日 点击数:
 
在期待中,研修的日子终于来到。摈弃一切该和不该的繁琐,安心踏实地做回学生。上海,是一个繁华、躁动的大都市,但学习,依然能将我们的心沉淀到极静、极细。整整一个星期的学习,讲座、课堂展示、名校采风,太多的精华、太多的思考,需要我们好好消化,好好吸收。整一个星期,除了三个下午进行名校采风,其他的都是专家的精彩讲座,有沈大安老师的《小学语文教材解读的观念方法》,董蓓菲博士的《合作学习的理论和实践》,,卢家楣教授的《情感心理与语文课堂教学》等,每场的讲座又各有特色。如此难得的机会,如此精彩的内容,大家似乎忘了时间,忘了一切。偌大的会场,除了因讲座而引发的热烈的掌声、会心的笑声、记录的书写声,再也听不到其他与此无关的声音。大家都成了最最认真的那个小学生
        一、聚焦
        在所有的学习内容中,我对作文这一板块尤其感兴趣。因为作文教学一向叫语文老师头疼。《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的李振村老师的讲座《关于语文教育的八大细节追问——反弹琵琶:语文也可以这样教》如一场及时雨,就涉及到作文教学中常见的一些弊端。李老师的语言幽默而一针见地,讲起来是口若悬河且抑扬顿挫,我们手中的笔飞速运转,脑袋瓜子亦是飞速运转,生怕遗漏一句一字一意。因时间关系,李老师只重点讲了其中几点,分别是:
        短时内能否高效快捷地培养孩子的语文能力?
        无非语言手段帮助,仅凭借语文,能否上出精彩的语文课?
        作文,一定要写有意义的事情吗?
        想像怎能够合理?
        写作要求真情实感,怎样的情感才是真实的?
        其中,对作文细节的追问不正是大家困惑的地方吗?先不提学生对写作的抗拒或恐惧这一普遍现象,更致命的是学生写作文似乎永远一个模式,尽管老师们对写作一再进行思考探索,但写作普遍现象仍不容乐观,就如李老师说的“高投入,低效率”,被称为世纪性难题。
        二、反思
        当我们阅读着学生一篇篇空洞的,都是假话套话的文章,没有哪个老师会满意。作文中,让座、扶过马路永远风行,因为一说起有意义的事情,他们想到的除了让座就是扶老奶奶过马路,形成了可怕的公共表达。但,就如李老师说的那样:“老师在“逼”学生写套话、假话、空话!”我们就是让孩子们写公共文的“黑手”!因为我们常常忘了我们面对的都是一些孩子,忘了孩子有孩子的世界,忘了孩子有孩子眼里的“意义”,忘了孩子们有着最为宝贵的童心童趣,总是在不自觉中把成人的世界自己眼里的意义强加给学生,还苦口婆心的一步步牵着走,要怎么开头,怎么结尾,怎么分段,字词句段篇无一漏过,就如生怕松开正学走路的孩子的手,他就会摔倒一样。逐渐地,学生便努力写我们希望他写的文章了。更有甚者,总是会给文章贴上一个意义式的结尾:“我会继续努力学习的,为祖国的明天贡献出自己的一切!”“老师的教导时刻提醒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做一个有用的人。”这样的文章何来“个性化表达”?我们的善意、我们的苦口婆心正一步步扼杀学生的童心童趣,导致他们逐步丧失了说真话写真情文的本领!
        想起平时改日记或作文,看到学生写自己的生活的,把看似很普通很琐碎的小事写得真实具体,我总是很高兴地给予很高的评价,并向学生推荐,帮助他们寻找意义之外的情趣。而有些孩子在夏天写冬日雪景美丽或冬天写夏日游泳的舒适,无疑有些凑数敷衍的嫌疑,要不就是用老师的标准去筛选,实在是想不到什么有意义的事情了。而这样的文章,没有了自己的情感赋予,没有自己的体验经历,文章会很空泛,引不起他人阅读的热情。除了为配合老师无形中施加的善意的“意义”引导,另一方面,很多孩子面对平时的生活不知道如何筛选,觉得不知道该写什么,这要我们老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感受,让他们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文章。
        三、稀释
        有的时候,我会和一些写作比较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看似随意的聊天,专选他喜欢的感兴趣的聊,尽可能善意地“不解”,从而让他们来详细地告诉你。最后,你还需善意地提醒:“把你刚才说的写下来就是一篇很精彩的文章了。”
        又如,上个星期去上海学习,学生和平时肯定有所不同,因为他们都还是孩子,一群贪玩的还不能完全自控孩子,所以在学习结束回来和学生第一次见面时,我没上新课,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最”字,然后和大家聊开了,听听大家说说上个星期的情况。即丁老师不在的时候,你做好你自己了吗?说说你对自己最满意的一点是什么,最不满意的是什么。教室里炸开了锅,个个眉飞色舞,虽然他们也说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但此时都能笑着看待自己还欠缺的地方了。几个学生说了之后,我让大家在说说上一个星期里众多事情中你、我、他最难忘的、最后悔的、最开心的、最内疚的、最得意的、最疑惑的等等一件班级之最。我请了几个孩子来说,随便说什么,但必须真实。有一个孩子说得让我特别感动,他说:“我很纳闷,平时我都希望丁老师去听课,不要管着我们,可是当上个星期你走了以后,我很想你,甚至想你回来批评我也好。”其实我也一样,平时看到有些孩子老丢三落四,或作业完成拖拖拉拉,或反复提醒,一些坏习惯依然存在,心里也生气,有时也感到烦躁,可一旦离开了,就想起他们的可爱来了。我笑着送给学生一句话:“珍惜我们现在拥有的一切。”我也是。
        聊到这里,一堂课结束了。第二堂课,我让学生以“当老师不在的时候”为主题,自取题目当堂快速完成一篇作文。这个时候,写作根本不是负担,大家已经到了不吐不快的程度了。很快,一篇篇别样的文章交上来了,《我们的“天下”》、《到底哪儿不对》、《想念老师》、《他们应该后悔了》、《六(1)也疯狂》、《“漫长”的一天》、《莫名的思念》、《“大嘴巴”风波》、《班级之最》……光看着这些题目,就够吊人胃口了。我把这些宝贝郑重地放进包里,准备带回家好好看看。这些已经不是作文了,都是孩子们和你掏心窝窝的知心话、悄悄话了。
        这个学期,我还利用图片博客好看簿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好看簿有着图文并茂的强大功能,并能无界限地多角度进行相互评论。文章受到关注,学生写作的热情便会高涨,更何况,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孩子们每天的玩耍时间是他们最快乐的,要是学生能从活动中感受到活动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乐趣,那么这个成功体验势必能让学生带着更大的兴趣和更高的热情参与写作。慢慢的,学生会养成积极主动表达的好习惯,形成良性循环。
        也正是基于以上的考虑,有一次学生刚领到对报刊杂志赠送的各种礼物,有什么阿拉丁神灯,神速摩托,蜘蛛侠陀螺,魔方等等,学生玩得那叫一个兴致高涨啊!于是,我开始认真观察学生的课间活动,尤其是观察那些兴高采烈玩玩具的同学,并随机抓拍一些比较典型的画面。我想,当学生看到自己课间玩耍的照片时,一定很有表达的欲望,即使是没有参与的同学,也很容易产生共鸣,所以给出这个主题不怕学生没话说,不怕学生没有表达的欲望。主题就这样确定了——《课间乐》,结果学生兴趣盎然,这样写出的文章还怕会是公共意义文吗?
        有了这样一次活动后,我又开展了《课间乐》的第二场活动,把面扩大到丰富的校园生活,即可以是所有人的所有活动。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说和第一场是有很多的相似之处的,只是这次学生要完全用自己的眼镜去观察、发现、表达。学生在第一场写作的经验基础上,写出了精彩的第二场的《课间乐》,两场相比,进步却很明显。这就说明,只要是孩子喜欢的,贴近他们的生活经验的,写出的文章必定动人。当然,利用网络写作需要一定的硬件条件,而且,这仅仅是一个例子。我们可以在类似乎这样的活动中无痕地引导孩子怎么去捕捉镜头,去真情描写,个性表达。所幸的是,平时我总是鼓励孩子们放开去写,大胆想,大胆写,个性和进步同行着!
        四、畅想
        我们时刻要记住:把孩子单纯地当孩子看。“让作文少一些说教,少一些意义,少一些正统,少一些庄严,让作文更像小伙伴间说悄悄话,让作文变得更好玩一点——让孩子学会表达自我。”
        是的,让我们的孩子学会表达自我,让孩子们的习作回归情趣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