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欧美亚洲日本porn痛失“老将”!建信基金13年“权益骨干”姜锋离职

欧美亚洲日本porn痛失“老将”!建信基金13年“权益骨干”姜锋离职

2024-06-12 20:16:35 来源:欧美亚洲日本porn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来源:独角金融

  公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果基金经理能多次斩获包括金牛奖在内的行业权威奖项,也为基金经理的职业生涯画上璀璨的一笔。

  在公募角逐战中,建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建信基金”)姜锋管理的产品建信健康民生混合A、建信优势动力曾在2022年和2011年获得金牛奖。由此,这位权益“老将”也成为市场和投资者关注的宠儿之一。

  不过,加入建信基金17年后,姜锋选择从建信基金离职。近日,姜锋卸任了管理的全部产品,截至离职前,这位“老将”在建信基金担任权益类基金经理的时间超过13年。

  有人离场,也有人进场。近一年以来,建信基金2名基金经理离任,同时又新增聘了12名基金经理。可以看出,建信基金对加快人才梯队的建设和投研体系的重视程度。

  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头部基金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作为成立近19年、管理基金规模7315亿元、在157家公募中排名第13位的建信基金来说,权益类基金规模占比却不足10%。随着新人的加入,建信基金权益类产品的规模、结构、业绩等短板要怎么补?

  1

  权益“老将”离 职,

  卸任前产品已陆续增聘人手

  根据公开信息,此次离职基金经理姜锋,毕业于清华大华五道口金融学院,2007年毕业后就加入了建信基金,历任研究员、基金经理、资深基金经理、权益投资部执行投资官。

  2011年开始,姜锋独立管理基金,离职前,姜锋曾任权益投资部副总经理,同时担任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长达17年的证券从业生涯中,可以说,姜锋积累了丰富的权益投资经验,经历了牛熊的周期考验。

  截至离职,姜锋在管基金6只(只统计初始基金),合计管理规模22.22亿元。截至卸任,其管理的建信优势动力、建信健康民生的任职回报分别为118.07%、375.6%。

  事实上,此前市场已经有姜锋离职的传闻。在正式离职前,姜锋独自管理的产品增聘基金经理后,这一动作曾引起基民的质疑。

  在姜锋曾管理的“建信健康民生混合A吧”,有基民表示 ,增补基金经理是准备要走还是培养新人?还有基民称,“要走了吗?老姜,12年了,规模和业绩,还是那样。”当姜锋离职的消息尘埃落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侧面证实了此前姜锋的离职传闻。

  建信基金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当前姜锋正在走离职流程。对于姜锋先前在管基金的后续安排,建信基金则表示,有关基金将由公司的一批中生代基金经理进行接管。

  此前的2月28日,姜锋管理的建信阿尔法一年持有,增聘了刘克飞;一个月后的3月29日,姜锋管理的3只基金建信健康民生、建信环保产业、建信兴衡优选一年持有公告,分别增聘马牧青、黄子凌共同管理4月1日和4月9日,建信锋睿优选、建信优势动力又分别增聘蒋严泽、江映德共同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在姜锋管理的6只基金中,1只成立不满一年,该产品名称为建信锋睿优选。还有2只产品处于封闭期,分别为建信兴衡优选一年持有、建信阿尔法一年持有。

  按照2023年11月中基协修订发布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投资管理人员注册登记规则》,申请基金经理注册时,拟聘任基金经理应当承诺“无特殊情况不在公募基金产品募集期、封闭期(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除外)以及管理公募基金产品1年内主动离职”。

  作为公募市场为数不多的穿越多轮牛熊的权益“老将”,在管理的产品未满1年时,还有产品处于封闭期,基民持有份额无法赎回时,姜锋选择主动离职,不仅让投资者的体验不佳,也可能要接受长达2年静默期的限制。

  对于一家基金公司来讲,权益类产品反映主动管理能力,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姜锋的离职,也侧面反映了目前建信基金的发展困境,即权益类基金仍然是这家公募的短板。

  2

  权益类产品规模占比不足1成,

  如何弥补短板?

  建信基金成立于2005年9月,是境内首批成立的“银行系”基金公司之一。在产品结构上,建信基金存在“强固收、弱权益”的问题,且权益基金占比低于同类“银行系”公募。

  截至2023年末,建信基金的管理规模为7330.79亿元,157家基金机构中排名13位,相较于2022年末的7816.06亿元,1年时间建信基金规模减少485.27亿元,缩减的规模,排在可比基金机构第2位。

  截至一季度末,建信基金管理规模为7338.35亿元,其中混合型和股票型基金总计规模445亿元,合计规模占比6.17%,而固收类产品(债券型和混合型)占比则高达93%以上。

  权益类基金业绩方面(不同份额分开统计),有数据可统计的49只股票型基金中,3只实现正收益;可统计的41只混合型基金中,近1年收益为正的有3只

  据Wind数据显示(不同份额分开统计),建信基金股票型基金规模超过10亿元的有3只,低于5000万元的11只混合型基金规模超过10亿元的7只,低于5000万元的21只。

  尤其是规模低于5000万元,就会加剧清盘风险。据wind数据显示,2023年,建信基金共清盘了8只“迷你基”产品,累计清算规模约为3.3亿元。其中,包括建信中证饮料ETF、建信中证沪港深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主题ETF、建信量化事件驱动股票、建信丰裕多策略混合(LOF),以及建信鑫瑞回报灵活配置混合。

  2023年,建信基金迎来了“新掌门”。2022年5月,建信基金筹建者孙志晨卸任董事长,由总裁张军红代任董事长一职。2023年9月,建信基金公告,生柳荣正式任职建信基金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军红不再代为履行董事长职务。

  不可否认,权益类基金更能体现出一家公司的投研能力。就在新任董事长被“官宣”的2023年9月,建信基金总裁张军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建信基金将全力发展权益投资,要让投资者买得对拿得住。

  建信基金在孙志晨时代,无论是管理规模还是净利润总体上均呈现增长之势。在生柳荣的“掌舵”之下,建信基金规模能否再有突破,权益产品又能否变强,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评论。

责任编辑:何俊熹

【编辑:韩美慧 】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 内容全网聚合禁止采集。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备0500444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00-1] [京ICP备05004440号-1] 总机:86-10-87828888

Copyright ©1999-2023 www.xxszx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app安卓v5.3.5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