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国产AV秘 无码释放增产信号,7月焦煤价格将再探年内低点?

国产AV秘 无码释放增产信号,7月焦煤价格将再探年内低点?

2024-06-25 09:00:41 来源:国产AV秘 无码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本文源自:期货日报

  根据《2024年山西省煤炭稳产稳供工作方案》,2024年山西煤炭产量目标在13亿吨。1—5月,山西原煤累计产量为47390.6万吨,占全国累计产量的25.51%,同比下降15%。以此推算,6—12月月度产量要在11800万吨以上才能实现目标。近期,山西开始释放相关增产信号,如放开夜班生产等。山西煤矿增产空间有多大、后续市场供需格局如何演变、交易上又该怎样操作,机构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山西是我国煤炭资源大省之一,更是炼焦煤供应第一大省。据煤炭资源网估算的数据,2023年,山西原煤产量约为7.3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超过55%。

  2023年下半年以来,煤矿事故频发,2023年11月,国务院安委会对当地矿山安全生产开展帮扶指导工作,2024年5月底结束。2024年一季度,山西省应急管理厅连发《关于开展煤矿“三超”和隐蔽工作面专项整治的通知》和《关于开展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专项排查整治的通知》两份文件,明确规定煤矿全年原煤产量不得超过核定(设计)生产能力的10%、月度原煤产量不得大于核定(设计)生产能力的10%。2024年3月31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2024年山西省煤炭稳产稳供工作方案》,提出“全力抓好电煤稳供,在确保安全生产前提下,2024年全省煤炭产量稳定在13亿吨左右”。

  在安全检查持续严格的背景下,2024年一季度山西原煤产量下降18.5%。虽然4月产量环比已有3.5%的抬升,但1—4月原煤产量仅有3.7亿吨,累计同比减少7477万吨,降幅为16.8%。也可以说,山西为全国原煤产量累计下滑5095万吨作出了主要贡献。

  2024年1—4月原煤主产省产量同比增减情况(单位:万吨)

  2023年山西原煤产量为13.57亿吨,2024年要完成13亿吨的稳产任务,5月之后山西原煤产量需要达成同比增量。叠加5月14日山西省能源局组织召开全省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和提质增效工作专班第一次会议,市场对山西煤矿后续产量的提升空间产生了较多讨论。为了更为精确地了解煤矿提产空间和政策背后的变化,近期我们前往山西产销一线进行了市场调研,途经临汾、晋中、太原等地,拜访7家企业,涵盖1家钢厂、2家焦化厂、3家煤矿及1家洗煤厂。

  1.夜班主要进行检修,严查“三超”对市场影响更大

  此前,受到国务院安委会帮扶指导工作的影响,吕梁等地的煤矿取消了夜班生产。而近期,市场有消息称,相关地区接到通知,将逐步恢复夜班生产,且加快发放部分暂扣的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不过,据了解,吕梁等地的夜班生产虽逐步恢复,但其对煤矿实际产量的影响较小,煤矿在夜班主要安排检修班作业。对煤矿生产影响较大的是各个级别的安全生产检查,明察和“暗访”兼有,但煤矿基本在检查完毕后可以通过适当提产来降低对生产的影响。

  据我们对几家地方国有煤矿和民营煤矿走访调研的结果来看,110%的产能“红线”对煤矿生产的影响颇为显著。此前,在保供大框架下,部分大型国有煤矿的超产规模较大,民营煤矿(尤其露天矿)虽然超产规模小很多,但超产幅度较大。近年来,监管机构通过智能化设备、税务、安全检查等途径,基本做到实时监督煤矿产量和销量,故煤矿大幅度超产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至于4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稳妥有序推进符合条件的煤矿井工开采转为露天开采的通知,据调研了解,其实际影响也不大,毕竟符合条件的炼焦煤矿井很少,且转产的手续较为复杂。

  2.煤矿成本大幅抬升,高质量的安全生产是导向

  据多家煤矿反馈,近年来,煤矿生产成本普遍抬升80~100元/吨(原煤口径)。主要体现在煤矿设备智能化升级、安全设备升级等方面投入增加,且这些成本项目因更新换代较快,折旧速度也较快。加之人力成本也在增加,煤矿的成本增加较为明显,尤其是大型国有煤矿。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煤矿整体利润已经较为丰厚,特别是三项成本较低的民营煤矿。大部分民营煤矿已经摆脱了2014—2015年那般的偿债压力。在当前资金问题并不突出的环境下,民营煤矿迫于周转而大幅超产的诉求也消失了。

  近年来,监管机构对煤矿事故的严苛处理,如巨额罚单及撤销矿长职务,以及对一些煤矿负责人进行刑事处罚等,导致违规超产的成本大幅增加,进而决定了煤矿的生产态度。当前,全国煤矿生产政策的导向是高质量的安全生产,安全仍是大前提。

  近年山西原煤产量情况 (单位:万吨)

  3.煤、焦销售表现不佳,下游大多采取低库存策略

  4.焦化利润有所分化,整体产量处于常规水平

  山西地区的钢厂已经实现全面提产,生产型钢、带钢的企业保有每吨百元左右的利润。而据焦化厂反馈,当地焦化利润有一定程度的分化,利润多寡主要取决于原料资源渠道。不少顶装焦化厂自2023年年底以来持续亏损,当前仍面临每吨百元左右的亏损。总体来看,山西焦化厂盈利水平一般,进一步提产的意愿并不强烈。此外,据了解,虽然山西不少焦化厂并没有达到实际意义上的满负荷生产,但除了部分小焦化厂因排放问题保持低产外,其余焦化厂基于压低成本、保障产品质量等原因而延长了结焦时间。综合而言,焦化厂产量已经处于常规水平,进一步提产的驱动不强。

  截至目前,焦炭第二轮提降已经落地,但目前山西焦化厂库存压力不大,整体处于正常水平。与此同时,煤矿销售不佳,流拍率不低,存在一定累库压力。不过,据煤矿反馈,其对后市需求并不悲观,毕竟除了常规销售渠道外,洗煤厂等渠道的销售询单一直零星存在。再加上省外部分大型贸易企业也在山西寻求建立煤炭贸易库存,煤矿自身也产生了自储、惜售的心态。

  据洗煤厂反馈,近年来单纯的洗选、配煤业务基本没有利润,洗煤厂更像是贸易企业,不少洗煤厂一年洗选的工作时间才几十天。我们走访的洗煤厂虽然自身库存不高,但由于前期进口了大量蒙煤,部分库存需要在交割环节释放,中间环节的库存仍有待去化。

  5.总结

  通过调研了解到,山西煤焦钢供应端相较一季度都有增量释放。其中,铁水和焦炭产量基本抬升至市场能够承受的较高水平,钢厂逐渐出现累库压力,焦化厂目前压力尚不明显。煤矿产量抬升幅度较为有限,主要因为严格安监下提质增效具有一定难度,多数能够提产至110%产能的煤矿已经实现稳产,而剩余煤矿,要么有资源枯竭问题,要么有切换工作面问题,要么有股东问题等,短期很难出现显著改善。6月是安全生产月,对炼焦煤等热强度较高的煤种有一定的价格支撑,这就决定了焦炭现货价格降幅有限。7月,结合钢材持续累库所带来的负反馈考虑,焦煤、焦炭估值将再次面临回落压力,大概率再探年内低点。操作上,待回调之后,关注做多机会。(作者单位:国投安信期货)

  行业人士:需求不及预期和进口量增加施压焦煤盘面

  6月以来,焦煤期货价格震荡下行,截至6月24日下午收盘,焦煤期货主力合约跌幅超2%。在行业人士看来,焦煤价格的下跌与需求不及预期和进口量增加有关。

  期货日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在主产地安全监察较严的背景下,国内原煤产量持续下降。1—5月,全国原煤产量累计为18.58亿吨,累计同比下降3%。特别是炼焦煤,产量下降幅度较大。1—4月,全国炼焦煤累计产量为1.48亿吨,累计同比下降10.45%。从煤矿开工数据也能看出煤炭产量的减少。2024年以来,煤矿开工率一直维持在90%以下,5月虽然整体开工率有所回升,但仍处在90%以下,位于历史同期低位。

  “2024年原煤产量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有二:第一,一季度下游需求较弱。焦、钢企业复产进度缓慢,煤矿销售表现一般,导致其生产积极性不高。第二,山西超查行动为期半年,煤矿主动、被动停产较多,煤炭供应收缩幅度较大。”海通期货煤焦研究员魏亚如说。

  山西因超产检查,原煤产量降幅较大。1—4月,山西原煤累计产量为3.69亿吨,累计同比下降16.84%。与此同时,炼焦煤降幅也较明显。1—4月,山西炼焦煤累计产量为6529.05万吨,累计同比下滑15.35%,其中4月单月产量为1677.02万吨,为近5年来的历史同期最低值。当前,山西原煤日均产量较2023年同期下降11.73万吨、炼焦煤日均产量较2023年同期下降5.01万吨。若恢复到2023年同期水平,则可以满足日均7万吨铁水增量。不过,按照当前的形势,煤矿复产较为谨慎,6月为安全生产月,中性估计7月炼焦煤日产在当前基础上会增加3万至4 万吨,能够满足日均4.5万至6万吨的铁水增量。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以来国产焦煤供应减少,但进口煤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内市场形成了补充。据海关总署的最新数据,1—5月,全国累计进口炼焦煤4752万吨,累计同比增长26.89%。其中,4月进口量为1094.94万吨,为2024年以来单月进口量最大值;5月进口量小幅下滑至968万吨,但仍处于历史同期高位。2024年以来,因利润倒挂,澳煤贸易流向发生变化,后续国内进口仍将以蒙煤、俄煤为主。

  “澳煤进口量逐渐增加,但绝对值较小;俄焦进口量小幅增长。整体估算,焦煤日均供应在160万吨,随着山西地区的复产以及内蒙古口岸基础设施的完善,下半年焦煤供应还有增长空间。”广发期货煤焦研究员王凌翔说。

  王凌翔还表示,需求方面,1—5月,国内生铁产量为3.6亿吨,同比下降3.7%,折算日均铁水产量为240万吨。焦煤供需双增,日均供应160万吨,折算日均铁水需求为248万吨。整体分析,焦煤供需相对平衡。

  王凌翔认为,铁水产量已经回升至高位,且钢厂利润微薄,进一步增产的空间有限。此外,国内需求偏弱,钢材出口面临严查“买单出口”以及海外反倾销的双重压力,后市需求有进一步转弱的可能,其势必传导至焦煤端,进而形成负反馈。

  期货日报记者从企业人士处了解到,从产销情况来看,煤矿面临一定的库存压力。由于下游采购意愿下降,焦化厂和钢厂的库存策略趋于谨慎,焦煤销售和去库速度放缓。截至6月21日,钢联数据显示,247家样本钢厂焦煤库存为754万吨,较2023年同期增加28万吨;全样本焦化厂焦煤库存为922万吨,较2023年同期增加120万吨。

  至于后市焦煤价格,魏亚如认为,短期来看,国内外供应均有增量预期,而目前铁水产量虽在高位,但钢材消费已经进入淡季,随着成材交易量和价格的下降,钢厂利润被压缩,焦炭提涨很难落地。在焦、钢企业利润不佳的背景下,焦煤价格承压。

  “当前,焦煤市场供需双增,基本面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但铁水产量已经回升至高位,且钢厂利润微薄,进一步增产空间有限,若钢材需求转弱,则不排除形成负反馈的可能。整体上,焦煤后市价格难言乐观。”王凌翔说。

责任编辑:张靖笛

【编辑:钟荣旭 】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 内容全网聚合禁止采集。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备0500444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00-1] [京ICP备05004440号-1] 总机:86-10-87828888

Copyright ©1999-2023 www.xxszx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app安卓v2.4.3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