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色很久综合(乡村行·看振兴)江西万载创新建设“微工厂” 激活产业振兴“新动能”

色很久综合(乡村行·看振兴)江西万载创新建设“微工厂” 激活产业振兴“新动能”

2024-06-09 06:40:06 来源:色很久综合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中新网江西万载12月15日电(巫发阳 陈欢)冬日时 节,走进江西宜春市万载县白良镇白良村海派公益品制造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忙着制作毛绒玩具、节日装饰品、婴幼儿用品等,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锦江村村民黄雪娟正在进行包装袋的品检工作,她一边干活一边笑着对记者说,“我在这里主要做毛绒玩具、袋子的品质检验,这里离家近方便照顾小孩,每个月有3500元左右的工资,节假日还会有水果、月饼、食用油等员工福利,我感到很满意。”

  “我们公司主要有生产厂房、包装厂房以及仓库等其他配套设施,生产厂房是村里提供的‘微工厂’,其他厂房则是由原有的闲置花炮厂升级改造而成,这样就可以大幅度减少前期投入,有利于我们小微企业快速发展。”公司经理李志根介绍说。

  2016年,在浙江打拼多年的李志根返乡创业,“我回来的初衷有两个,一是带动玩具生产制造产业发展,二是带动家乡父老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从而实现‘先富带后富,大家一起富’。”

  多年来,在新乡贤李志根的不懈努力与带动下,周边村镇逐渐涌现出6-7家玩具厂,万载县的玩具生产也初具规模。看到这些变化,李志根感到由衷欣慰,“我们生产的产品越来越多,物流公司还特地给我们新开了一条物流路线,这样不仅能够降低运输时效、生产成本,还有利于未来进一步扩大订单规模。”

  据了解,海派公司不仅解决了50余位村民的就业问题,给他们带来了月均3000元的工资收入,每年还能够给村集体带来68000元的租金收入,其中包括20000元土地租金、48000元“微工厂”租金。

  在万载县,类似海派公司这样的小微企业还有很多,他们立足于乡村“微工厂”,将乡村振兴产业扶持资金固化为扶贫资产,探索出一条“企业增效、群众增收、集体增益”的乡村产业振兴新路子。

  近年来,万载县创新构建乡村“微工厂”产业发展机制,以工业思维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创新构建利益连结机制,将部分原有扶贫车间升级为乡村“微工厂”,在有优质承租运营方的前提下新建一批乡村“微工厂”。截至目前,万载县共有136家“微工厂”,不仅可以解决7900余人的就业问题,实现人均月增收2000元以上,每年还可以为村集体增收650万元以上。

  万载县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产业振兴为突破口带动乡村全面振兴,万载县委统战部将积极引导新乡贤参与“产业赛道”招商引资大比拼行动,通过召开招商引企见面会、“第一书记”招商小分队等形式,带动新型经营主体或龙头产业积极入驻“微工厂”,为乡村振兴事业注入澎湃动力。(完)

【编辑:吕秀美 】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 内容全网聚合禁止采集。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备0500444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00-1] [京ICP备05004440号-1] 总机:86-10-87828888

Copyright ©1999-2023 www.xxszx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app v3.6.4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