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lsp发车了东莞立体停车场尴尬局面待破

lsp发车了东莞立体停车场尴尬局面待破

2024-06-14 23:03:39 来源:lsp发车了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然而记者连日走访发现,由于操作复杂、车位偏窄易剐蹭、停车库位置设置不合理等原因,东莞市目前的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利用率并不高,有的连地面第一层都停不满。立体停车库的尴尬局面该如何破解?

  走访

  有车主称“有地面车位就不去立体车库”

  随着东莞小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东莞市停车矛盾日益突出。在缓解市民“停车难”的过程中,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以用地集约、造价较低、自动存取、管理便捷等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快速发展。为改善东莞市停车环境、缓解局部停车难问题,2019年12月,东莞市出台了《关于加强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出台相关举措加快建设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根据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发布的数据,截至今年2月29日,东莞市共完成了东莞市人民医院立体停车库等38个立体停车库建设,提供11646个停车位。近日,东莞万江街道又有3个立体停车库投入使用,分别位于万江街道综合办事楼、万江医院和万江龙湾湿地乐跑公园旁,新增近800个停车位。

  这些立体停车库目前使用状况如何?记者走访了位于万江街道的三家立体停车库。

  东莞市人民医院垂直循环智能立体停车场是目前东莞市最大的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记者查询相关资料了解到,该立体停车场总投资约6100万元,停车泊位1008个,于2021年5月1日开放使用,是当时国内同类停车项目中最大、技术先进的项目,也是东莞最大的垂直循环立体智能停车项目。走访当天9时许,记者来到东莞市人民医院立体停车库外发现,车库显示仍有余位260个,但车库保安告诉记者,该车库仅供医院职工使用,不对外开放。

  记者随后来到了位于万江街道综合办事楼的立体停车库。记者在现场看到,该立体停车库周边的地面停车位已经停满了小汽车,没有余位,但立体停车库上仍有不少余位。记者观察发现,有一名车主围着立体车位转了几圈,最后还是等待地面车位有余位后停在了地面车位上。

  “我的这辆车停不进去。”车主黄女士告诉记者,万江街道综合办事楼的立体停车库车位很窄,黄女士认为她的车也不是很大,但就是“停不进去”。“平时那些车很多都剐到轮胎,侧边的轮胎都受损了,我的车被剐过很多次。”黄女士对立体车库的停车难度颇感无奈。

  此外,黄女士还告诉记者,一些机械式立体停车库不仅不好停,还存在安全问题。“机子有毛病,有时候人在车里边它就感应不了,别人(操作人员)没看到人在车里面,机器就自动把人也升了上去。”黄女士表示,鉴于立体停车库的车位较窄而且频繁出现一些“小毛病”,黄女士宁愿去停路边的地面收费车位。“有地面车位的话,我肯定要停地面车位。”黄女士说。

  而在万江龙湾湿地乐跑公园立体式停车库,记者看到,该车库连地面第一层都没有停满,与此同时,该立体停车库紧挨的道路两侧泊位上,车辆停得满满当当。值得注意的是,记者从现场的停车收费告示牌了解到,立体停车库的收费价格要低于路面泊位,但还是无法吸引车主到立体停车库停车。

  分析

  提升用户使用感受按需规划建设

  记者走访发现,东莞市目前正在运营的机械式立体停车库普遍存在利用率不高的问题,立体停车库为何“不受待见”?记者采访了东莞相关业内人士。

  “首先是使用习惯的问题。”该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立体停车库出现前,许多车主连地下停车场都不太愿意停,大部分都会选择地面停车,而随着东莞市机动车辆的逐年增多,地面车位越来越紧张,车主也逐渐接受了使用地下地库,因此,对机械式立体停车库而言,广大车主还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

  此外,东莞目前采用的都是比较传统的升降横移、随机循环等立体车库类型,其智能化程度相对较低,在使用上存在诸多不便,用户使用感不佳就更不会来。“东莞市去年新建了9个立体停车库,现在的车位稍微宽一些,之前修建的立体停车库车位没那么宽,现在的汽车尺寸又越来越大,老式立体停车库停车时就不是那么顺利,相对来说容易产生一些剐碰。”该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智能化程度高的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基本上都能实现不需要人为干预,以此实现高效运转。“东莞市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应该进行智能升级,提升用户使用感受。”

  其次,该业内人士认为,东莞市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目前利用率不高还与规划选址考虑不足有关。据其介绍,由于东莞市部分立体停车库业主方对立体停车库缺乏深入了解,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并没有仔细考量当地的交通和车流情况,而是完全听取立体停车库厂家的说法。“因为立体停车库类型很多,哪种类型的车库适合这个地方去使用?像这种类型要建多少个?这些都需要系统规划,但很多厂家为了利益,并不会和业主方仔细说明。”

  建议

  “小型分散”或是未来发展方向

  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东莞市的土地供应已接近饱和,停车场“向上”要空间仍是未来破解“停车难”问题的主要发展方向,但在建设思路上可 以进行适当优化,“小型分散”或是未来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建设的一个新方向。

  记者了解到,目前修建机械式立体停车场,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土地的问题。由于东莞市土地供应紧张,相关土地难以落实,加上兴建机械式立体停车场需要办理一系列复杂的手续,“这导致很多机械式立体停车场落不了地,很多地方想建建不了”。

  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报建审批方面,东莞市通过建立市镇两级停车设施发展联席会议机制,统筹立体停车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将停车泊位少于300个的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审批权限下放属地政府(园区),提高审批效率。此外,东莞市已经出台了《东莞市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建设管理办法》,优化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报建流程,视情况豁免办理建设工程规划、用地、环评、施工等许可手续。东莞市鼓励单位和个人利用自有建设用地、闲置土地、待建土地、零散场地等建设用地场所,通过租赁、合作经营等方式安装和建设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缓解区域停车难问题。

  在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的安全监管方面,东莞市交通运输局表示,东莞市已明确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项目实施、安装、管理等事中事后监管和安全生产工作。其中,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安装、改造、修理、经营、使用、检验、检测应当符合特种设备安全要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法》及相关技术规范开展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督促使用单位建立设备定期检验和经常性维护制度,确保设备正常完好、使用安全。

  “东莞市鼓励停车运营单位选取先进的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提高停车体验,鼓励具备条件的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设置适合外廓尺寸较大车型停放的停车位。”东莞市交通运输局表示,东莞市将通过市场调节的手段,推动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不断更新换代,倒逼停车运营单位优化停车服务,提高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的使用率,提升车主满意度。

  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同时表示,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的使用率不仅与停车运营单位的日常运营维护有关,还涉及周边停车供需矛盾、车主违停成本、车主对新事物的接纳程度、交警部门违停执法力度等多方面因素。接下来,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将协调有关部门从规划、建设、管理、使用、执法、宣传等方面持续发力,共同推进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建设,全面推动城市交通品质提升。

【编辑:黎怡文 】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 内容全网聚合禁止采集。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备0500444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00-1] [京ICP备05004440号-1] 总机:86-10-87828888

Copyright ©1999-2023 www.xxszx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app下载v1.3.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