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5g影院天天嗨翻天连续五年盈利 共享出行第一股即将登陆港交所 嘀嗒出行正式启动IPO公开招股

5g影院天天嗨翻天连续五年盈利 共享出行第一股即将登陆港交所 嘀嗒出行正式启动IPO公开招股

2024-06-20 11:53:02 来源:5g影院天天嗨翻天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6月20日,专注顺风车和出租车数字化转型的嘀嗒出行正式启动IPO公开招股,本次IPO,嘀嗒出行拟公开发行新股39,091,000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约为4%,最高发售价不超过7.0港币每股。

  2023年,嘀嗒出行总收入、毛利润、经调整净利润和现金流净额分别为8.2人民币亿元、6.1亿元、2.3亿元和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2%、41.6%、166.3%和114.4%。

  2021、2022和2023年,嘀嗒出行经调整净利润率(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分别为30.5%、14.9%及27.7%,毛利率分别为80.9%、75.1%和74.3%。这意味着,2019年首次盈利的嘀嗒出行已连续五年盈利,且保持高净利率、高毛利率和高现金流,充分展现出穿越周期的可持续盈利能力。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嘀嗒出行在中国366个城市提供基于App的顺风车服务。2023年,嘀嗒顺风车搭乘次数和交易总额分别同比大幅增长38.3%和41%。具体而言,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嘀嗒顺风车分别促成约129.7百万次、94.2百万次和130.3百万次搭乘,交易总额分别约为人民币78亿元、61亿元和86亿元。

  从公开招股材料看,嘀嗒出行无论是业务规模增长、盈利能力、现金流、现金储备都处于良好状态。这不仅得益于领先的轻资产商业模式和健康的单位经济模型,使企业能够持续稳健增长;也得益于嘀嗒出行坚持通过不增加额外车辆,不增加交通拥堵和碳排放,利用存量运力来创造客运效能的绿色出行理念,更符合可持续发展趋势,受到政府支持和用户喜爱。

  一、获验证的可持续盈利能力 现金流净额2023年同比增114.4%

  招股书显示,2023年,嘀嗒出行交易总额约为人民币90亿元。同时,2021年,2022年至2023年,嘀嗒出行总收入分别为人民币7.8亿元、5.7亿元和8.2亿元,2023年同比增长43.2%。

  2023年,嘀嗒出行净利润达人民币2.3亿元,同比2022年增长166.3%;毛利润达6.1亿元,同比增长41.6%。

  二、持续正向现金流,业务模式具备韧性

  此外,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嘀嗒出行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人民币1.4亿元、1.1亿元和2.3亿元,其中2023年同比增长114.4%。2022年是出行行业最严峻的一年,多个城市处于静态管理中。尽管如此,嘀嗒出行经受住了极度压力测试,于2022年仍然产生1.1亿元的经营现金流,充分说明了嘀嗒顺风车平台业务的韧性。2023年底,嘀嗒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到14.2亿。

  在持续正向现金流背后,是嘀嗒出行稳健的商业模式,成就了穿越周期的可持续高毛利高净利能力。2023年,嘀嗒出行的毛利率和经调整净利润率分别达到74.3%和27.7%。

  三、轻资产模式促进业务延展性及盈利能力

  作为纯信息服务平台,嘀嗒出行并不拥有或租赁车队车辆,也无需承担任何与持有车辆资产相关的支出,同时,由于顺风车是车主乘客分摊出行成本,互惠互利的出行模式,因此相比网约车,平台无需支付大量补贴去促成订单。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以下简称F&S)报告,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嘀嗒顺风车车主补贴及顺风车乘客用户奖励总额仅占同年顺风车平台交易总额的1.8%、1.9%及1.8%,远低于网约车中支付予司机及乘客奖励及补贴的平台交易总额平均16.7%的水平。

  且2021年 至2023年,嘀嗒出行的销售和运营费用规模逐年降低,其中重要原因是完善的促销活动评估机制提高了营销活动效率。

  过去十年,这种轻资产的商业模式,使嘀嗒以最小的增量成本来快速业务规模,促进业务延展性,同时保持盈利,实现高于其他出行平台的单位经济性和运营杠杆率,也增强了企业发展的韧性。

  四、领先的单位经济模型造就稳健商业模式

  虽然从用户体验角度看,顺风车平台与网约车平台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两者平台上的服务提供方完全不同,一个是顺路而为的车主,一个是专业司机,因此业务模式存在根本区别,单位经济指标也存在明显差异,顺风车单位经济模型更优。

  在网约车平台成本支出中,车辆购买或车辆租赁成本占很大一部分,同时,网约车司机以车费作为谋生收入来源。而对顺风车车主而言,买车是为了自己消费,提供顺风车服务是顺路而为。因此,顺风车车主不需要计算车辆本身折旧,也不需要计算其时间成本,可以用极低的边际成本来提供顺风车服务。同时,顺风车乘客得以用大约网约车一半的费用就获得和网约车类似甚至更好的出行体验。

  同时,由于顺风车平台无需支付大额补贴及奖励,因此,尽管顺风车车费和服务费率都远低于网约车,顺风车平台还能保持较高的盈利。

  招股书显示,2023年,主要顺风车平台的平均服务费率约为9.8%,而主要网约车平台的平均服务费率约为27.1%。

  主要顺风车平台的车主奖励平均占比分别约为1.2%(占交易总额的百分比)及约为12.2%(占收入的百分比),而主要网约车平台的司机奖励平均占比则分别约为8.0%及30.1%。

  此外,由于顺风车平台的服务费率远低于网约车,因此顺风车车主可获得更高佣金率,顺风车行业平均水平为89.5%,远高于网约车70.3%的平均水平。其中,嘀嗒顺风车车主佣金率最高,达89.7%。

  五、双边用户增长驱动庞大网络效应 应答率及月均活跃用户同比大幅增长

  不同于网约车,顺风车的车主和乘客基于节约出行成本的目的,均有参与顺风合乘的自发需求。平台顺风车车主和乘客增加,会带来匹配效率持续提升,进而吸引更多乘客和车主使用,由此形成庞大网络效应。

  随着顺风车车主规模持续增长,平台能吸引更多乘客花费更少等待时间、享受更高应答率,并在更大范围内完成出行,而乘客的增加则提升了平台可用运力的利用率,继而吸引更多车主发布行程及或接单,从而推进顺风车应答率持续提升。

  根据F&S报告,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嘀嗒顺风车应答率分别为56.4%、58.8%及66.5%,高于约50%至55%的行业平均水平。

  此外,2023年,嘀嗒顺风车月均活跃认证顺风车车主及顺风车搭乘人数,分别同比增长33.3%和29.7%。

  六、大数据AI合力赋能技术驱动 2023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6.7%

  2023年,嘀嗒出行毛利润同比增长41.6%,而毛利率则由2022年的75.1%小幅下降至2023年的74.3%。其中原因主要是,技术基础设施和安全措施增强,导致运营和维护服务费用增加,保险成本增加,以及与聚合平台合作导致支付聚合平台服务费增加等。

  2023年,嘀嗒出行启动了八个新的研发项目,主要涉及人工智能算法设计、销售和营销管理、大数据技术、地图信息点(‘POI’)搜索和路线规划。

  在近年很多企业收缩裁员之际,嘀嗒研发团队逆势增长。2021年,2022年,2023年,嘀嗒出行研发费用逐年增长,其中2023年同比增长36.7%。截至2023年12月31日,嘀嗒出行研发团队占公司雇员总数约52.0%。

  近年来,嘀嗒出行在专有技术方面(尤其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及大数据分析领域)投入大量资源,以提升用户体验及确保平台可持续增长通过加速人工智能、高级算法、云技术应用和导航能力升级,有效破解诸多长期制约顺风车体验效率提升的痛点;同时,嘀嗒专有技术支持每秒约45,000个路径规划请求,优化最近接送地点,并将等待时间及行程距离减至最短。在匹配调度方面,高峰时段每分钟生成超68,000次需求配对。

  七、顺风车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29.4% 2028年在汽车客运市场份额增至8.4%

  F&S报告预计,得益于宏观经济环境改善,城镇化率提升,私家车数量持续增长和更多顺风车利好政策推出,顺风车市场将成为中国汽车客运市场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其交易总额预计将由2024年的人民币371亿元,增至2028年的1039亿元,2024-202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9.4%。

  同时,以出行距离计的顺风车渗透率,预计将从2024年的0.36%增至2028年的0.80%。此外,顺风车在中国汽车客运市场所占份额,将从2023年的4.4%增至2028年的8.4%。

  对于顺风车平台而言,保持庞大用户群至关重要,以确保有效应答速度及良好用户体验,从而扩展业务规模并实现强劲财务表现。按2023年顺风车搭乘次数计,前三大市场参与者的市场份额为97.6%。而按2023年交易总额和年顺风车搭乘次数计,嘀嗒出行名列中国顺风车市场第二,市场份额分别为31.8%和31%。

  八、商业出行互助出行相结合赋能可持续交通 协助创造5460万个私家车空座运力

  根据F&S报告,仅依靠商业出行模式下的出租车及网约车服务并不能完全满足出行需求,考虑到高峰和非高峰时段需求和商业供应不平衡,将商业出行及互助出行模式相结合的出行平台,可提高整体交通运力实效及效率。

  出行需求天然有着波峰和波谷。早晚、周末及节假日前后的峰值需求难以通过商业出行来解决。即便解决了,也必将造成波谷时段的运力闲置浪费。在需求高峰时段,顺风车的车主群体恰好也要出行,也是顺风车运力最强的时段。因此顺风车天然具有运力弹性,可以匹配波峰波谷的出行需求。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嘀嗒出行共协助创造5460万个未利用汽车座位的运力,相当于中国小型私人乘用车座位总数的约4.5%。而轻资产业务模式,使嘀嗒出行可以通过提升现有路上车辆的空座利用率,降低人均出行碳排放,来助力缓堵和减排。

  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嘀嗒顺风车平台服务分别帮助减少约120万吨、90万吨以及130万吨二氧化碳,其中2023年减少的碳排放量相当于种植约160万英亩的林木。

  预计未来三年,嘀嗒出行每年将帮助减少超过100万吨二氧化碳,并通过技术驱动方法向出行社群中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推广可持续和容性的出行解决方案。

  九、持续赋能出租车数字化转型 推动出租车扬招网约融合并存

  根据F&S报告,出租车依然在中国汽车客运市场占据最大市场份额,2023年占比约为54.2%,但出租车数字化较低,在2023年出租车交易总额中,扬招业务占比高达88.9%,目前,中国出租车数字化转型仍处于初期阶段,扬招模式在营运效率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F&S报告认为,出租车扬招模式在若干使用情况下仍具优势,例如与出租车网约模式相比,高峰时段出租车扬招效率更高。因此,出租车与网约车相结合可以提高中国汽车客运市场的效率和灵活性。未来,出租车网约及扬招将继续并行发展,满足大众多样化出行需求。

  报告预计,出租车市场整体规模在2028年将增至487.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7.3%。其中出租车网约和出租车扬招的复合年增长率预计分别为19%和5%。

  F&S报告认为,中国出租车行业数字化转型仍处初期阶段,未来将在多方面受益于持续及加速的数字化转型过程,包括更好用户体验、行业服务标准升级、车队利用率提高及出租车公司及协会管理优化。

  作为出租车数字化转型升级专业解决方案服务商,嘀嗒出行自2017年进入传统出租车领域,2019年开启‘出租车·新出行’战略,从乘客体验、司机服务、运营效率、行业监管四方面,助力出租车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从扬招数字化切入,通过出租车智慧码、打车助手和凤凰云平台来构建数字基础设施,从根本层面重塑交易及用户体验,最终打造扬招网约融合并存的新型移动出行方式。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嘀嗒出租车网约车业务已覆盖全国91个城市,并与79个城市达成战略合作。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嘀嗒出行已与17个城市的地方交通运输部门及出租车协会展开全面的智慧出租车合作,并为73个城市中的916家出租车公司提供凤凰出租车云平台服务。

  自出租车智慧码推出以来及直至2023年12月31日,累计乘客评价已达到约105百万次,平均每位出租车司机获评价超过1,500次。未来,嘀嗒出行将持续推动出租车行业数字化转型,探索出行市场增长潜力。

责任编辑:张倩

【编辑:高尚德 】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 内容全网聚合禁止采集。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备0500444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00-1] [京ICP备05004440号-1] 总机:86-10-87828888

Copyright ©1999-2023 www.xxszx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app安卓v4.6.6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