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400t∨baby直播重磅!这家公司首发OpenAI机器人,可以与人类全面对话,创始人:开始接近人类速度

400t∨baby直播重磅!这家公司首发OpenAI机器人,可以与人类全面对话,创始人:开始接近人类速度

2024-06-17 06:23:50 来源:400t∨baby直播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每经编辑 毕陆名

Figure创始人Brett Adcock表示,视频中Figure 01展示了端到端神经网络框架下与人类的对话,没有任何远程操作。并且,机器人的速度有了显著的提升,开始接近人类的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Figure AI已经成为马斯克的“擎天柱”之外最受投资人关注的AI初创企业之一。英特尔的风险基金以及“木头姐”Cathie Wood的Ark Invest、Align Ventures和现有投资者Parkway Venture Capital也参与了Figure AI的投资。

Figure首发OpenAI机器人

本周三,半个硅谷都在投的明星机器人创业公司Figure,发布了自己第一个OpenAI大模型加持的机器人demo。

这家公司不久前刚宣布获得OpenAI等公司的投资,才十几天就直接用上了OpenAI的多模态大模型。

如你所见,得到OpenAI大模型能力加持的Figure 01现在是这个样子的。

它可以为听从人类的命令,递给人类苹果。

将黑色塑料袋收拾进框子里。

将杯子和盘子归置放在沥水架上。

需要强调的是:你看到的这一切,只用到了一个神经网络。

有网友调侃道:“波士顿动力:好的,伙计们,这是一场真正的竞争。让我们回到实验室,设计更多舞蹈套路。”

Figure创始人Brett Adcock表示,视频中Figure 01展示了端到端神经网络框架下与人类的对话,没有任何远程操作。并且,机器人的速度有了显著的提升,开始接近人类的速度。

Figure机器人操作高级AI工程师Corey Lynch介绍了此次Figure 01的技术原理。他表示,Figure 01现在可以做到以下这些:

描述其视觉体验;

规划未来的行动;

反思自己的记忆;

口头解释推理过程。

他接着解释道,视频中机器人的所有行为都是学到的(再次强调不是远程操作),并以正常速度(1.0x)运行。

此外,该模型负责决定在机器人上运行哪些学习到的闭环行为以完成给定的命令,从而将特定的神经网络权重加载到GPU上并执行策略。

关于学到的低级双手操作,所有行为均由神经网络视觉运动transformer策略驱动,将像素直接映射到动作。这些网络以10hz的频率接收机载图像,并以200hz的频率生成24-DOF动作(手腕姿势和手指关节角度)。

最后他表示,即使在几年前,自己还认为人形机器人规划和执行自身完全学得行为的同时与人类进行完整的对话是几十年后才能看到的事情。显然,现在已经发生了太多变化。

Figure获微软、英伟达等投资

据外媒报道,美国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Figure AI于2月29日宣布,该公司获得了来自微软、英伟达、OpenAI以及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等投资人约6.75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

这是该公司继去年上半年获得首轮7000万美元外部融资之后宣布的最新融资动态,这也使得该公司的估值达到26亿美元左右。Figure AI表示,将利用这笔新的融资资金加速其人形机器人的开发,以投入商业用途。

Figure AI已经成为马斯克的“擎天柱”之外最受投资人关注的AI初创企业之一。英特尔的风险基金以及“木头姐”Cathie Wood的Ark Invest、Align Ventures和现有投资者Parkway Venture Capital也参与了Figure AI的投资。

Figure AI成立于2022年,该公司已经开发了一款名为Figure 01的通用机器人,其外观和动作与人类相似,目标是能够用来执行替代人类的危险或者无聊的工作,例如在制造、运输和物流、仓储和零售等行业。这些领域被认为是“劳动力短缺最为严重的领域”。

Figure AI还表示,将与OpenAI合作,为人形机器人开发下一代人工智能模型,最终目标是让Figure 01能够自主执行“日常任务”。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开发更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此外,Figure AI将使用微软的Azure云服务进行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培训和存储等方面的部署。

目前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最知名的是特斯拉CEO马斯克的“擎天柱”。就在3月初,马斯克在社交平台X上发布了一个最新的“擎天柱”视频,这款人形机器人的步态更加接近于人类,可以实现自然转弯等能力。

“擎天柱”首席工程师Milan Kovac表示:“这是我们有史以来最快的步态,速度约为0.6米/秒,与12月份发布的上一个视频相比,速度提高了30%。”

据介绍,新版“擎天柱”的前庭系统、脚部轨迹,以及地面接触逻辑得到了改进,运动规划器得到升级,整个机器人的环路延迟也大大缩短;另外,研究团队还为其添加了一些躯干和手臂的摇摆动作,使行走看起来更加自然。

然而,人形机器人市场尚处于发展的萌芽阶段。人形机器人的开发成本昂贵,包括执行器、电机和传感器等价格高昂的组件。高盛研究人员表示,这些成本预计在未来几年会下降。高盛预计,单个人形机器人的开发成本已经从去年的5万美元至25万美元下降到目前的3美元至15万美元之间。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Figure、公开消息

封面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编辑:刘丽颖 】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 内容全网聚合禁止采集。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备0500444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00-1] [京ICP备05004440号-1] 总机:86-10-87828888

Copyright ©1999-2023 www.xxszx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app v5.2.7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