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国产又黄又大又粗又长江山如画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9万多件藏品追溯海丝繁华

国产又黄又大又粗又长江山如画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9万多件藏品追溯海丝繁华

2024-05-31 15:44:58 来源:国产又黄又大又粗又长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中新网海南琼海12月10日电 (记者 张茜翼)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现有各类藏品9万多件,观众走进这里,不仅可一览南海出水文物,还可利用VR技术,“跨越千里”领略三沙海岛之美;参观1:0.9复原的华光礁Ⅰ号沉船,揭开古代商船的神秘面纱……

  12月9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中国新闻网、海南省委网信办主办的“江山如画”网上主题宣传活动(海南)采访团走进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追溯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景象。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位于琼海市潭门镇,馆内展览展示了南海人文历史、自然生态、文化遗产保护以及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的经贸交往、文化交流。现有的藏品中,包括南海出水文物、历代外销文物、南海生物标本、海南历史文物、历代船模等。

  在广袤的南海海域中,散布着众多岛、礁、滩、沙。“南海自然生态陈列”展览利用光、影、声等展示手段,结合触控、虚拟现实等展示技术,以“南海记忆”“南海花园”“南海宝藏”“南海风云”“保护南海”为主题,通过海洋生物标本、陆地生物标本、矿物与活体海洋生物等动静结合的展示内容,全面、集中地展示南海 自然生态、生物与资源的多样性。

  “探海寻踪——中国水下考古与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展介绍,20世纪90年代,国家文物部门组织实施西沙群岛文物普查和水下考古调查,发现一批古代沉船遗址和水下文化遗存,出水了大量陶瓷器、历代铜钱及石雕制品等遗物。21世纪初,在南海海域对宋代“南海Ⅰ号”“华光礁Ⅰ号”和明代“南澳Ⅰ号”等沉船开展水下考古发掘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出水了十分丰富的文物。

  尤其引人关注的是“西沙华光礁Ⅰ号沉船特展”。西沙华光礁Ⅰ号沉船于1996年发现,2007-2008年正式发掘,出水文物万余件,以陶瓷器为主,另有铁器、木质船板以及少量铜器残片。展览以华光礁Ⅰ号沉船为核心,立足于沉船本身,通过数万件出水文物和沉船结构剖析展示,对沉船的发现、出水、船体、船货等信息进行全面释读。据介绍,华光礁Ⅰ号古代沉船丰硕的发掘成果证明了中国古代海上贸易发生的年代久远,中西方文化交流、贸易往来源远流长,以及海南岛及南海诸岛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避风港、补给站、中继站的重要地位。(完)

【编辑:林威宇 】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 内容全网聚合禁止采集。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备0500444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00-1] [京ICP备05004440号-1] 总机:86-10-87828888

Copyright ©1999-2023 www.xxszx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app下载v3.2.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