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18禁污污污网站电池与能源管理:积极因素聚积,轻舟已过万重山

18禁污污污网站电池与能源管理:积极因素聚积,轻舟已过万重山

2024-06-14 02:28:04 来源:18禁污污污网站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吴威辰 王喆 尹欣驰 李景涛

  李越 拜俊飞 汪浩 柯迈

  2023年经历下游需求增速换挡、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下跌等多重因素扰动,行业整体处于去库存周期,导致多数细分环节公司的营收和利润端承压;从2024Q1经营情况来看,多数环节盈利能力在稼动率偏低的情况下已经触底,甚至出现修复迹象。展望后续,积极的因素正在聚积,包括:需求持续增长带来的稼动率提升、前期高价原材料库存减值影响逐渐消除、经营性现金流显著改善、资本开支增速放缓等,我们预计后续产业链整体盈利能力环比有望得到持续修复,优质头部公司中长期投资价值凸现。

  总结:最差时点已过,盈利环比有望修复。

  电池与能源管理产业链上市公司近期披露2023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我们选取了其中118家上市公司作为分析的样本,将其划分17个子板块,包括:上游——碳酸锂;中游——电池、电机电控、三元前驱体、三元正极、铁锂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及六氟、结构件、铜箔&铝箔、辅材/添加剂、锂电设备;下游——整车、储能、充电桩。

  2023年,产业链整体收入同比+9.2%,受原材料价格下跌、行业去库存等因素影响,行业整体归母净利润同比-30.6%,其中电池、结构件、整车、充电桩环节利润逆势增长,锂电中游材料环节多数利润承压。随着上游原材料价格企稳,行业库存进一步优化,部分环节开工率进一步提升,2024Q1行业整体归母净利润环比-0.4%,其中铁锂正极亏损大幅收窄,电解液&六氟、锂电设备、储能环比扭亏为盈。

  展望后续,行业积极的因素在逐渐聚积,包括需求增长带来开工率逐渐提升、高价原材料库存减值影响逐渐消除、经营性现金流显著改善、资本开支增速放缓等,我们预计后续产业链盈利能力环比有望持续修复。

  上游资源:锂价下跌带来碳酸锂环节收入和盈利显著下滑。

  2023年受锂价持续下跌影响,碳酸锂环节整体实现营收1379亿元,同比-21%,实现归母净利润266.6亿元,同比-69%;2024Q1实现营收174亿元,同比-54.0%,环比-38.6%,实现归母净利润-27.8亿元,同比-122%,环比亏损扩大。毛利率端,2022Q4以来碳酸锂环节毛利率持续下降,2024Q1行业整体毛利率为23.7%,同比-34.0pcts、环比-10.6pcts。资本开支方面,2023年碳酸锂环节资本开支仍有大幅增长,整体资本开支金额达到219亿元,同比+99.8%;2024Q1资本开支46.1亿元,同比+16.8%,环比-37.2%,增速有所放缓。

  中游环节:电池毛利率表现亮眼,锂电材料盈利触底。

  下游环节:新能源整车收入&利润持续增长,储能盈利有待恢复,充电桩利润增速亮眼。

  2)储能:2023年储能环节整体收入548.1亿元、同比-4.6%,归母净利润16.8亿元、同比-58.5%,主要系行业竞争加剧叠加上游原材料价格下跌,带来电芯大幅降价,虽然刺激储能端装机量增长,但利润端显著下滑;2024Q1储能环节实现营收118.7亿元,同比-20.4%、环比-12.1%,实现归母净利润6.1亿元,同比-40.4%,环比扭亏为盈,后续有待持续修复。

  3)充电桩:受政策鼓励以及新能源汽车需求的双重推动,2023年充电桩行业整体收入达356亿元,同比+18.4%,整体归母净利润约28.9亿元,同比+43.3%,保持较高景气度;2024Q1充电桩环节收入和利润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Q1通常为淡季,我们预计全年仍将保持较高增速。

  风险因素:

  新能源汽车销量不 达预期;终端价格竞争加剧;成本降幅不达预期;新能源汽车政策波动;技术进步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

  投资策略:

  2023年经历下游需求增速换挡、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下跌等多重因素扰动,行业整体处于去库存周期,导致多数细分环节公司的营收和利润端承压;从2024Q1经营情况来看,多数环节盈利能力在稼动率偏低的情况下已经触底,甚至出现修复迹象。

  展望后续,积极的因素正在积聚,包括:需求持续增长带来的稼动率提升、前期高价原材料库存减值影响逐渐消除、经营性现金流显著改善、资本开支增速放缓等,我们预计后续产业链整体盈利能力环比有望得到持续修复,优质头部公司中长期投资价值凸现。投资策略方面,建议把握三条主线:

  第一,经历周期验证,盈利能力保持稳定且后续确定性较强,部分龙头公司业绩持续超预期的环节,建议重点关注电池、结构件、三元前驱体、整车、充电桩环节的头部公司;

  第二,此前盈利能力显著承压,当前供给端资本开支增速显著放缓,后续随需求恢复存在较大盈利修复弹性的环节,建议重点关注锂电中游材料环节的头部公司;

  第三,从应用端来看,储能行业依旧有望保持装机量高速增长,在政策规范以及市场化渠驱动下,大储和工商业储能需求旺盛、盈利模式日渐清晰,户储库存消化见底,建议重点关注储能环节公司,有望迎来出货端和盈利端的双重修复。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应首先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完成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并充分了解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在此之前,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kehu@citics.com。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中的所有资料版权均属中信证券。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复制本订阅号中的内容。除经中信证券认可的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凌辰

【编辑:邱雅筑 】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 内容全网聚合禁止采集。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备0500444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00-1] [京ICP备05004440号-1] 总机:86-10-87828888

Copyright ©1999-2023 www.xxszx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新版v6.1.1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