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厦门翔安操逼金价疯涨,周大福先砍了自己一刀

厦门翔安操逼金价疯涨,周大福先砍了自己一刀

2024-06-06 18:59:20 来源:厦门翔安操逼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首饰金价格飙升到740元/克后,知名黄金珠宝品牌周大福,却要停工停产了。

  6月5日,“周大福深圳工厂停工停产”冲上热搜。据一份流传于网络的周大福“停产待岗通知”,因市场环境变化,基于公司发展战略调整,业务生产转型需要,公司股东已决定将北山工厂的生产制造业务进行迁移及相关生产线、设备、原材料等资产转移。

  资料显示,周大福深圳工厂是公司在中国内地的三大工厂之一,主要承担研发方面工作。按理说,金价疯涨之下,周大福不应该赢麻了吗,为何反倒“撑不住了”?

  搬迁而非停产

  虽然网传通知的落款时间是5月29日,但中国新闻周刊关注到,早在今年3月2日就有疑似周大福员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深圳周大福研发中心进行“大规模人员调整”。

  据蓝鲸财经报道,周大福此次工厂搬迁,的确涉及了人员调整。据悉,周大福为员工提供了两种选择:其一是拿N+3的赔偿金解约;另一种方案是深圳厂区员工可选择随迁至顺德,补偿金不超过3万。

  多位周大福深圳工厂员工称,本次裁员只涉及深圳工厂人员。至于调整原因,一位被裁员工猜测或与深圳厂成本太高有关。

  广州同信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职业黄金投资分析师吕超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周大福此次深圳工厂调整很可能是出于降本增效的目的。相比于顺德,深圳作为一线城市劳动力和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转移生产部门可以显著减少开支,此外优化产业布局也许还有增强战略协同效应的考量。

  《2023-2024年度广东省薪酬调查报告》显示,深圳以12300元平均月薪位居广东之首。而顺德作为佛山市辖区,佛山市平均月薪为9000元,比深圳低了近27%。

  周大福集团相关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的回应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上述观点,“集团一向致力于透过调整企业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让我们能够更灵活、高效地应对珠宝消费市场的变化。其中包括:对深圳厂区部分部门的调整与重新规划,以及将深圳厂区(北山道工业区)部分生产部门迁往广东顺德厂区。”

  周大福在内地的工厂主要有三个,分别位于深圳、佛山顺德与武汉黄陂。其中深圳工厂主要承担研发职责。

  天眼查App显示,深圳市周大福珠宝制造有限公司(即周大福深圳工厂)成立于2012年,主要从事珠宝首饰及有关饰品、钟表、工艺品等生产和研发,其2022年工商年报显示员工人数为1051人。

  周大福深圳工厂还下设高新科技研发生产中心,2017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距今已有7年。如果从2010年9月签订土地合同算起,其从构想到落地耗时也有近7年。

  对于周大福的主动调整,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表示,在金价仍居高不下的当下,调整工厂生产模式、减少出货量,是风险管理的必要手段与科学策略。

  要知道,周大福一直以来稳坐行业头部。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2年黄金珠宝收益计算,周大福的市占率为13.3%,排名国内第一。

  2024财年上半年(截至2023年9月),周大福营业额同比上升6.4%至495.3亿港元,上半年主要经营溢利同比增长37.7%至59.9亿港元,经调整毛利率升至23.8%。

  作为行业优等生的周大福,怎么也需要降本增效了?

  高金价与低毛利

  事实上,飙升的金价在抬高金饰售价的同时,也给周大福带来了不小的成本压力。

  金价大涨的压力下,卖黄金的人甚至比买黄金的人要更着急。吕超指出,对于金店经营而言,高金价叠加难以预计的金价走势,使得黄金企业在库存管理方面要面临更高的原材料成本,存货风险也大幅提升。

  5月28日,摩根士丹利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尽管下半财年(2023年9月末至2024年3月末)金价大幅上涨,预计周大福的黄金贷款将面临未变现亏损,这可能影响其列账纯利。

  对此,王红英对中国新闻周刊进一步解释称,由于黄金价格处于历史高点,为了防控风险,商业银行对于用黄金质押的贷款利率水平存在相对偏高的情况,叠加2024年下半年全球可能进入降息阶段,因此周大福此前的黄金贷款或存潜在的未变现亏损可能。

  此外,高金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起黄金消费,但也间接拖累了周大福的毛利率。

  周大福2024财年中报显示,黄金首饰产品营收占比从上年的76.5%提升至80.4%,导致其毛利率下降150个基点。

  这与珠宝行业的特性有关。相比于K金珠宝,黄金首饰具有一定的保值与避险功能。加之黄金上涨行情驱动,自然在销售占比上有所提升。

  周大福此前也在财报中承认,由于珠宝镶嵌首饰属非必需的消费品,因此较受经济周期影响销售相对疲弱。

  但就毛利率而言,黄金珠宝及其他黄金产品相比K金首饰、镶钻珠宝等产品较低。“因为国际金价是透明的,所以黄金首饰相关产品的利润也是透明的。”吕超表示。

  而且由于K金首饰的持续疲软,周大福黄金首饰占比提升的趋势还在持续。

  根据周大福所披露的截至2024年3月31日三个月未经审核主要经营数据,中国内地零售值增长12.4%。但具体到门店看,同店销售同比下降2.7%,其中黄金首饰同比增长3.4%,而毛利更高的珠宝镶嵌、K金首饰同比下降19.5%。

  对于周大福来说,更大的挑战或许在于,随着金价持续上涨,黄金的消费情绪正在发生变化,曾经火热的“买金热”或将出现反转。

  中国黄金协会分析称,今年一季度,高金价对黄金消费影响出现两极分化:消费者观望情绪增强,黄金首饰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金价高企及巨幅波动使得黄金加工销售企业生产经营风险增大,首饰加工企业原料成本上升、出货量下降。

  另据世界黄金协会4月30日发布的2024年一季度《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在3月份出现高金价的背景下 ,一季度金饰消费184吨,同比下降了6%。

  越开越多的金店

  影响周大福赚钱的不只是产品结构的变化,还有越开越多的金店。

  摩根大通此前在报告中直言,周大福以特许经营模式为主的扩张模式会显著稀释其利润率并导致盈利增长弱于预期。加盟模式下周大福是以批发价出货,这也直接导致了毛利率的下降。

  截至2023年9月,周大福加盟零售点位5734个,此类加盟零售点占内地店铺数目的77%,营业额占内地批发营业额约63%。

  然而中国新闻周刊梳理发现,周大福2023财年的整体毛利率由2020财年的28.4%降至22.4%,扣除了黄金借贷的未变现亏损(收益)的影响,公司调整后的毛利率则由29.6%下降至23.7%。

  吕超还指出,下沉市场的消费水平相对较低,产品价格和利润空间较小,有赖于集团在成本控制、品牌维护和产品策略上做出更精细的管理。

  近10年来,周大福一直处于加速跑马圈地的状态。从1998年的第一家店到2010年的第1000家店,花了12年,而从1000家到2021年的5000家,只用了11年。2023年11月,周大福更是在2024财年中报中提到“内地的门店有接近一半是近两年开设的”。

  撑起规模故事的门店增量,主要来源于下沉市场。周大福2015年明确表示沉入内地的三四五线城市,并在2018年推出“新城镇计划”和“省代政策”。

  2019年,周大福表示要在三到五年内,扩大在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的扩张速度。此后三年,周大福门店数量从3134家增长至7740家,涨了一倍多,其中大部分开在了三四线及以下城市。截至2023年9月,周大福在三四线城市开了2700多家门店,在所有门店中占比近四成。

  王红英表示,下沉战略原则是没有问题,但用业界的话来说,周大福下沉市场的经营过程当中有“冒进”的嫌疑,绝大部分的四五线的城市的多数店面都采取加盟方式,但是由于规模的增加导致管理半径越来越大,弱化了总部对加盟店的管理能力。

  副作用还在于,越开越多的下沉金店牺牲了一定的盈利能力,却没有给周大福带来成比例增长的营收规模。

  这体现在单店收入的不断下降。2023财年,周大福中国内地同店销售增长和同店销量增长同比皆出现了10%以上的下滑。到了2024财年中报(截至2023年9月),周大福内地同店销售额下跌3.5%,其中加盟店同店销售额下跌2.7%。

  值得注意的是,周大福开店节奏已经有所放缓。数据显示,2024年1—3月,集团净关89家周大福珠宝店,与当下战略性调整深圳工厂的“收缩”相对应。

  黄金珠宝行业要面临的挑战还没结束。世界黄金协会5月27日发文称,“展望未来,在季节性因素和金价高企的双重影响下,金饰消费可能会持续疲软。”

  对于周大福们来讲,更严峻的成长考验,可能才刚刚开始。

责任编辑:许艾伦

【编辑:黄启仲 】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 内容全网聚合禁止采集。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备0500444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00-1] [京ICP备05004440号-1] 总机:86-10-87828888

Copyright ©1999-2023 www.xxszx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app安卓v5.1.6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