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加勒比海盗2斯塔格尼蒂复仇QDII额度再迎扩张 限购产品迎来“及时雨”

加勒比海盗2斯塔格尼蒂复仇QDII额度再迎扩张 限购产品迎来“及时雨”

  证券时报记者 赵梦桥

  5月3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披露最新一期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投资额度审批情况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末,累计批准额度为1677.89亿美元,较4月末的1655.19亿美元增加22.7亿美元。

  因美股强势以及日本、印度等市场年初大涨,叠加近期港股回暖,以及原油、黄金等大宗商品持续走强,纳入统计的近200只QDII基金年内平均涨幅为4.25%,在部分资金选择“出海”淘金的背景下,当前各家公募基金公司的QDII额度出现紧张,多只产品限购与高溢价即体现了这一点。此番QDII额度再度扩容,无疑是下了“及时雨”。

  多家基金公司

  QDII额度小幅增加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截至5月末,累计批准额度为1677.89亿美元,环比4月底增幅约为1.37%。其中,证券类累计批准额度从4月底的905.5亿美元增加到5月底的921.7亿美元,无论是总额还是增量均占据了主力位置,且公募基金作为证券类的一部分更是斩获颇丰,32家基金公司在5月份都有新增额度。

  具体来看,包括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博时基金、大成基金等21家公募获得5000万美元的新增额度;南方基金获得4000万美元的新增额度;浦银安盛基金、申万菱信基金、永赢基金、建信基金等4家公司各获得2000万美元的新增额度。此外,西部利得基金、法巴农银理财、汇华理财三家机构首次获批QDII额度,均获50 00万美元额度。

  目前,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和南方基金累计批准QDII额度超过了50亿美元,分别为77.3亿美元、67.3亿美元和59.8亿美元。此外,广发基金、嘉实基金、博时基金的额度也超过了30亿美元,前5家公募合计占据了公募基金约一半的QDII额度。

  超四成产品处于限购状态

  此前在资金“出海”淘金的背景下,公募基金公司的QDII额度出现紧张,因此不少基金产品开始限购。

  例如,5月31日,宏利印度股票QDII公告,将从6月3日起暂停大额申购,申购上限为2000元;该基金成立以来份额逐步走高,从2019年6月末的1600万份猛增至今年一季度末的7.14亿份;同日,富国亚洲收益债券(QDII)也公告单日限购上限由20万元调降至1万元。

  当前,限购已成QDII基金“常态”,华夏全球精选人民币、南方原油等基金单日最高申购额度为1万元,广发道琼斯美国石油A人民币上限为1000元,同样是投向印度市场的工银印度市场人民币,单日最高额度甚至低至100元。

  此外,易方达黄金主题A人民币、国泰标普500ETF等产品更是处于暂停申购状态。Wind数据显示,纳入统计的290只QDII基金中(仅统计A份额,排除封闭期基金),处于“暂停大额申购”以及“暂停申购”状态的共有124只产品,占比约为42.7%。

  有分析指出,对于QDII基金而言,限购主要原因是外汇额度的限制。基金公司通常每年会有固定的外汇额度限制,也就是说其境外投资需在额度范围内进行。当资金过多涌入接近额度上限时,基金往往会采取限购措施,避免投资者资金进入后而基金已无外汇额度开展相应投资的窘况。

  QDII额度告急还体现在ETF的高溢价上,年初甚至有部分产品二级市场溢价幅度超过20%。有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同时存在二级市场交易和申购赎回机制,在一般情况下,投资者可以在ETF市场价格与净值之间存在差价时进行套利交易,从而拉平两者间的价差。但由于QDII产品的特殊性,境内市场难以进行相关平滑价格的操作。

  QDII年内平均涨幅达4.25%

  QDII基金出现热潮,离不开较好的业绩表现,因美股保持强势,叠加近期港股回暖,纳入统计的近200只基金平均涨幅达4.25%。

  其中,在年内翻倍股英伟达的带动下,建信新兴市场优选以超过26%的涨幅领跑所有QDII产品,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ETF、天弘全球高端制造、华泰柏瑞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国泰中证香港内地国有企业ETF等产品涨幅均超过两成。此外,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国泰基金等公募旗下的纳指100ETF也有约10%的涨幅。

  份额方面,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ETF年内增加了39.57亿份,嘉实纳斯达克100ETF和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增加了超过15亿份,华安三菱日联日经225ETF以及华夏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ETF等基金也增超10亿份。

  当前,美股仍是全球资本关注的焦点。展望后市,鹏华港美互联基金经理李悦认为,2024年二季度全球宏观的交易主线或将继续聚焦美国经济的韧性及美联储何时开启降息周期。虽然降息预期有所降温并可能带来短期市场震荡,但美国经济软着陆和通胀逐步下行的大趋势没有改变,美国科技股的盈利趋势依然向好,因此继续看好美股人工智能产业链景气提升所带来的趋势性机会。

  建信新兴市场优选基金也在一季报中表示,全球主要的科技公司都在持续增加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资本投入,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特别是其中的高端制程相关部分,作为人工智能的底层基础设施将持续受益。

  对于快速上涨后出现回撤的港股,景顺长城大中华混合QDII基金经理周寒颖认为,港股及A股市场成为海外资金高切低再配置的选择。当前港股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且相对其它新兴市场也极具吸引力,互联网、消费、科技、医药板块部分龙头公司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不少公司盈利逐步恢复,多数公司股东股息加回购提升至3%—5%,核心资产性价比较高,海外长线资金加仓迹象明显,港股或受益于资金短期再配置的跷跷板效应,成为高性价比资产的避风港。

责任编辑:杨红艳

【编辑:马连良 】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 内容全网聚合禁止采集。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备0500444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00-1] [京ICP备05004440号-1] 总机:86-10-87828888

Copyright ©1999-2023 www.xxszx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新版v2.6.9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