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男生女生差差app《三分类新规》实施一周年,年报数据揭秘信托公司转型进展及难题

男生女生差差app《三分类新规》实施一周年,年报数据揭秘信托公司转型进展及难题

2024-06-03 14:23:44 来源:男生女生差差app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界面新闻记者 | 邹文榕

界面新闻编辑 | 张一诺

  信托公司《三分类新规》正式实施至今已满一周年。

  2023年3月24日,原银保监会下发《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业内简称《三分类新规》),并于同年6月1日实施。

  《三分类新规》将信托公司从以非标融资为主的业务形态,转变为“资产服务+资产管理+公益慈善”的三大业务方向。对于信托公司而言,是三大类、25个业务品种的全面铺开,此举标志着中国信托行业进入转型阶段。

  新规实施满一年,各家转型成效如何?

  界面记者通过梳理信托公司年报数据发现,尽管各家在三分类数据的披露上尚未“对齐颗粒度”,但资产服务信托、标品信托业务以及公益慈善信托显然已经成为行业新的发力点,“部分头部机构综合布局,若干中小公司特色化发展”或成为信托业的新格局。

  年报数据“ 管中窥豹”

  界面新闻记者梳理信托公司2023年报发现,不少信托机构已开始在“信托业务创新成果和特色业务有关情况”一节介绍公司的业务转型情况。

  截至目前,除9家信托公司(中铁信托2023年报加密)未对外正常披露年报外,58家信托机构中,有27家机构在年报中展示了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以及公益慈善信托规模数据,31家机构则完全没有提及三分类数据。

  以受托管理的信托资产为基准,头部机构中,诸如华润信托、建信信托、外贸信托三家均未公开三分类数据,但华润信托尚且提到“家族信托、标品资管等转型创新业务收入达3.14亿元,占信托业务收入24%”,而建信信托和外贸信托缺少“信托业务创新成果和特色业务有关情况”一节。

  与之对比,中信信托、光大信托、平安信托和五矿信托则大方展示了公司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和公益慈善信托三项业务当年累计数据。

  此外,厦门信托、山西信托也对三分类数据进行了说明。其中,厦门信托为唯一一家以表格形式披露2022年三分类数据的信托机构。

  整体来看,由于目前监管尚未强制要求各家在年报中对三分类数据披露,信托公司对于最新转型数据的对外公开情况并不完善。

  有信托机构研究部门负责人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在现有口径下实际很难充分反映信托业转型发展成效,特别是资产服务信托。

  行业仍在探索新方向

  新规实施之初,华润信托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小腊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三分类新规》的核心是“压降影子银行风险突出的融资类信托业务、资金池业务以及进行监管套利的通道业务”,促进信托公司回归本源,鼓励发展服务信托和标品信托业务。

  资产服务信托成为新规颁布后行业转型的抓手和展业重点方向,也成为信托公司转型成效的衡量标准之一。

  从年报数据看,头部信托机构得益于较早布局,资产服务信托领域规模已占据信托管理资产总规模的“半壁江山”。

  截至2023年末,中信信托资产服务信托规模已超一万亿元,达到1.19万亿元;平安信托3651.75亿元的资产服务信托规模占比也达到55.12%。

  资产服务信托项下的财富管理服务信成为了各家机构的发力点。不少机构看来,随着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的快速增长,未来以家庭服务信托、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等为首的财富管理服务信托具有较大的发展机会,也是信托回归风险隔离、事务管理本源职能的业务。

  机构也更乐于展示该领域的发展情况,从年报披露的资产服务信托细分业务看,8家机构对财富管理信托项下的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平安信托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公司保险金信托规模1082亿;家族信托规模410亿,增速超市场30个百分点。

  中航信托表示,2023年新增财富管理信托1834单,新增规模122.54亿元,存量规模达709.83亿元。

  山东信托称,公司已累计设立家族信托、家庭服务信托、保险金信托等各类业务超3100单,存续规模近400亿元。

  而包括兴业信托、国民信托、昆仑信托、北方信托、兴业信托等则还公开了2023年新增家族信托、家庭服务信托等合计数。

  相比之下,年报中,资产管理信托目前是所有机构中提及具体数据最少的三大业务类型之一,从仅有的几家披露情况看,“标品”、“固收”为两大出现频次最高词汇。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陕国投信托标品资产管理信托规模超千亿,运用QDII工具新增境外资产配置超40亿元;国元信托存续标品信托业务规模128.26亿元,同比增长40.85%;云南信托2023年的公司服务型债券管理规模也达到近400亿元;苏州信托称,截止2023年末,TOF/FOF产品已成立7个,规模3.05亿元;全年合计债券投资规模254亿元。

  头部机构中,相较于中信信托和平安信托在该业务上绝对金额领跑,2023年报显示,光大信托(4339.34亿元)、五矿信托(3559.52亿元)以及厦门信托(882.15亿元)的资产管理信托规模占比更大,分别达到58%、49%和50%。不过,上述几家机构并未再进一步展示资产管理信托业务项下明细数据。

  来自行业的数据显示,自“三分类”实施至2023年末,资产服务信托新成立19046个信托产品,成立规模24708.41亿元,规模占比57.03%;资产管理信托新成立10862个信托产品,成立规模18416.76亿元,规模占比42.51%。

  有亮点,也有待解问题

  相比于各家机构在资产服务信托以及资产管理信托两块业务数据上的“犹抱琵琶半遮面”,多数机构在公益慈善信托方面的披露上明显亮堂许多。

  就存续规模看,目前,平安信托的公益慈善及其他57.48亿元,在27家机构中位居第一;中信信托和万向信托累计备案规模也均在10亿元以上。

  与此同时,2023年内,不少信托机构也在大手笔备案公益慈善信托。

  据国投泰康信托介绍,公司加快慈善信托业务发展,全年备案慈善信托12单,新增规模1.83亿元,全年新增备案规模居行业首位;昆仑信托称,公司全年新增备案42单,居全国第二,新增备案规模7673万元,居全国第六。此外,包括中航信托、国元信托和杭州工商信托的当年新增备案也达到了2000万元以上。

  对于行业转型所面临的困境,各家在年报中的解读较为一致,“转型过程中,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实现盈亏平衡。”

  例如,在资产服务信托方面,紫金信托指出,与传统业务相比,服务信托业务专业性强、数字化程度高,需要建设信息系统,配备专业化人才,再造信托业务流程,前期投入较高。与之相对的,服务信托报酬率通常较低,加之社会各界对服务信托的理解还不到位,业务可复制性低,目前尚在探索阶段,还未形成盈利模式。

  针对资产管理信托,吉林信托提到,资产管理信托对信托公司自主管理能力、投研能力、风控体系有较高的要求,并且还面临着券商、基金等各类资管机构的竞争压力。创新业务的开展需要前期资源的大量投入,面对持续弱化的传统业绩增长点和尚未稳定的创新业绩增长点,信托公司经营业绩显著承压。

  但存在困难也并不意味着难以破局,西藏信托就分析称,信托公司转型过程中,各公司呈现出差异化的发展路径,但多数信托公司以“资产管理+财富管理”为核心,在此基础上构建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在这种商业模式中,资产管理信托和财富管理服务信托相辅相成。财富管理是资产管理的上游,是资产管理主要资金来源;资产管理是财富管理的下游,为财富管理提供产品。信托公司围绕这两个核心环节,实现业务体系的优化和盈利模式的升级。”在西藏信托看来。

  资管研究员袁吉伟也向记者表示,总体来看,未来部分中小机构面临淘汰风险,但也有机会的,可以在部分领域做特色做深耕。从海外规律来看,信托业最后可能的格局是部分头部信托公司综合布局,若干中小特色化发展。

责任编辑:何松琳

【编辑:陈佳静 】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 内容全网聚合禁止采集。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备0500444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00-1] [京ICP备05004440号-1] 总机:86-10-87828888

Copyright ©1999-2023 www.xxszx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app下载v5.7.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