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小学生自学网>> 数学>> 数学资料

小学数学说课活动辅导讲座材料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25日 点击数:
 

小学数学说课活动辅导讲座材料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由于它本身固有的特点和它在教学研究中显露的实际功能,已被教育界承认和接受。目前,全国各地各级各类说课活动开展得相当活跃,深入探讨说课活动中的有关问题,必将有益于说课理论的构建和实践活动的深化。下面就如何开展说课活动与大家共同进行探讨,旨在抛砖引玉,互相切磋,引起大家的共鸣与思考。

一、说课的意义

所谓说课,是指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的教育、教学科学理论,就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或一个知识点,运用口头表述的形式向其他老师或教研人员述说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说课老师在制订了教学方案后向听课者讲述教什么,怎样教,又要说出为什么要这样教,然后由说者和听者共同讨论,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说课的作用

小学数学说课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⑴说课能丰富和发展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理论。小学数学教学理论研究的都只是“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并没有研究“为什么要这样教”。也就是说,历来的教学论,包括数学学科的教学理论,都没有解决课堂教学中的“所以然”问题,随着小学数学说课活动的逐步形成和发展,填补了小学数学教学理论研究的空白,丰富了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理论,对于指导和促进教学研究工作,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⑵说课能促进教研活动向纵深发展。从开展教研活动的角度来看,说课早有雏形,只不过是不够规范和自觉,现在,说课与上课、评课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可以大大提高每个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参与意识与质量意识,使一些习惯于做旁听者、旁观者的教师转变角色,成为一个主动思考、敢于表述的教研活动的主角。说课以教师的备课为前提,这就迫使教师个人系统地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学习并运用教育科学理论,反复琢磨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可行,是否有艺术性和创造性等等,这无疑对教师个体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⑶说课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说课是教师更深内涵、更高层次的备课。教师在备课中所投入的智力及智力活动所达到的深度,不可能在一篇教案中完全展现出来,它重在设定教师课堂上的教学行为,即教什么和怎样教,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教师设定的教学结构及操作程序的依据记录下来。这样容易导致备课过程的简单化和形式化。而说课则要求教师把备课过程中的内在思维活动表现出来,把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程序、主要环节、主要步骤的理论内核剥离出来。也就是说,说课不仅要说出教什么和怎么教,更要说清其背后的为什么和依据是什么。这就要求教师树立现代教学观念,研究教学理论,吸收先进的教研成果,深入地钻研大纲、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恰当地制定教学目的,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认真地研究教法和学法,科学地掌握备课方法,提高备课质量。

⑷说课能促进常规管理更加科学有效。说课是教师备课全过程的浓缩和升华,是一份已经溶化在教师脑海里的多维性教学方案。如果教师没有对某节课的各种教学因素作通盘深入的考虑、推敲,那教师便无法清晰地表达自己对该节课的总体构思和具体设计,更无法从理论高度对各种教学行为作出较为透彻的说明。说课是检查教师备课的深度,加强学校教学管理的一个好办法。在说课过程中,说课教师的知识、能力和理论修养等状况也直接地表露出来,是考核教师基本业务素质的有效手段。

三、说课与备课、上课的关系

1、说课与备课的主要教学内容相同,课前的准备工作也相同,从做法上,都要学习大纲,吃透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设计教学过程。但说课与备课的概念内涵不一样,两者的对象、目的、活动形式、基本要求也不相同。虽然备课是说课的基础,但说课不是教案的搬家,而是转化为模拟教学的形式,是备课的再创造。

2、说课与上课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说课与上课的要求不同,面对的对象不同,评价标准也不相同。说课是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对于备课是一种深化和检验,能使备课理性化,对于上课是一种更为严密的科学准备。

四、说课的内容与要求

说课通常由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四个方面组成,这四个方面规定了说课的基本要求和具体内容。

(一)说教材

说教材就是说教什么。它是说课的基础内容。在说教材这一环节中,一般要说清以下几点。

1、说作用地位。要说清本节教材的内容在教学大纲、整册教材或整个单元中的作用、地位,说清它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说清它对前后教材的承启和联系。

2、说编排意图。要说清本节教材内容的编排意图或编排特色,说清与教材内容有紧密联系的附件及其作用。

3、说前后联系。要说清本节教材内容的主要知识点与前后知识点的衔接和联系,把握新知识的生长点。

4、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贯穿与统帅全课的整体性目标,可以从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思想情感目标三方面予以考虑。说课时,一要说清教学目标的分类设置及教师对目的深层次考虑;二要说清每一类教学目标中不同层次的具体要求;三要举例说明体现这些教学目标的具体的知识点,情感教育点和技能训练点。

5、说重、难点及其理由。所谓重点,就是联贯全局、带动全面的重要之点。它对学生的认识结构起着核心的作用,并在进一步学习中起着基础作用和纽带作用。所谓的难点,就是造成学习成绩有差距的分化点,它是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知识要求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而造成的。每节课的教学重点要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在整个教材的知识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来确定。说课中,既要说清什么是教学重点,又要说出为什么要确定它为重点的理由,才能使课堂教学层次清晰,主次分明。通常情况下重点是一致的,而难点往往因所教学生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教师要从教材本身的特点,教学过程的矛盾,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综合分析,说清教学的难点以及为什么是难点的道理。

以上五点都是说课者对本节教材的理解与分析。说课时,可以一点一点地加以阐述,也可以把它们穿插起来,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如以义教小学数学教材第八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性质”为例,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教材:1、说教材的作用地位,前后联系及编写意图。小数的性质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写法之后进行教学的。它前与小数的意义相接,后与小数的应用相连,是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是化简小数以及把一个数改写成含有指定位数的小数的依据,这部分内容在本单元及整个小学数学中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两大层次,通过例1、例2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小数的性质,例3、例4则是小数性质的应用,即化简和改写小数。2、说教学目标。从知识、技能、情感三方面全面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②能运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③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在探索和发现中获得成功的体验;④渗透“变”与“不变”的辨证统一思想。3、说教学重难点。小数的性质是后面学习小数的化简和改写的重要依据,小数的性质只有一句话,但决不能硬塞给学生,所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发现并理解小数的性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由于学生对小数末尾和小数点后面添“0”或去“0”小数的大小变化情况容易混淆,所以本节课把“弄清在小数的什么位置添‘0’、去‘0’小数的大小不变”定为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

说教法是指说出教学方法,也就是说怎样教的问题。说课者应针对教学内容,灵活的选择有效的教法。要具体说出教学时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准备什么样的教具,同时说明采用这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理论依据。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教法和学法构成了教学方法。教法对学生的学法有主导示范作用,教师的教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任何一节课,都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我们在确定某一课时的教法时,必须考虑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结合学校的设备条件以及教师本人的自身素质,要注重实效。在说教法的过程中,具体地要突出以下几点。

1、要说清从总体上采用何种课堂教学模式,其理论与实践依据是什么。

2、要说清在某些特殊的教学内容或教学环节中准备采用何种特殊的教学方法。

3、要说清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应用的学法之间的联系。

4、要说清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怎样体现发展个性、培养能力,因材施教,采用哪些不同的教法。

5、要说清如何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6、要说清准备使用哪些教学辅助手段及其使用目的。

如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可采用谈话法,向学生讲述小袋鼠要带我们去观看划船比赛这个故事做引入铺垫,使学生感到新奇、有趣,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在教学9的乘法算式”时,通过创设划船图的教学情景,可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相结合进教学,同时为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还可采用观察法、发现法引导学生观察探究9的乘法口诀以及9的乘法口诀规律。在教学的重点、难点的突破上采用了由具体到抽象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新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用启发式教学思想贯穿于课堂的始终,最后还通过游戏活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运用迁移法,将知识进行有效迁移。

(三)说学法

说学法是指学生学习的方法。它要求教师在掌握学习方法和理论的同时,通过了解学生的实际知识和学习心理状态,说出指导学生用什么方法学习,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说出学法指导的理论依据。“教”是为了“学”,“学”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必须把指导学法摆在先于选择教法的位置加以考虑,真正使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具体地要突出以下几点:

1、要分析学生在掌握本节教材内容时可能出现哪些障碍及其原因。

2、要说清学习本节课学生宜采用怎样的学习方法,该方法有什么特点。

3、要说清学法怎样与教法和谐统一。

4、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说清准备创设何种教学环境和条件,来保证学生在课内有效的进行学习

说学法和说教法一样,可以先概括地说出本节课教学将重点指导哪些学法,以哪些学法为辅,其根据是什么,然后再在说教学程序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陈述。由于学法和教法联系紧密,所以学法和教法也可以联系起来说。

如义教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三单元“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课堂教学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自主探索、看书自学学习能力,教会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结论的方法。逐步练就会学的本领。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在具体学习方法指导上分为以下几步:①通过让学生说出一些能被2整除的数,训练学生学会收集有关信息的能力。②引导学生观察能被2整除的数,培养学生探索、发现的能力。③验证、归纳、总结学习方法,让学生细细地体会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④运用学习方法的迁移,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以此实现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四)说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是教师具体施教的步骤,是教师教学设计的体现与教学思想的展示过程。说教学程序是指说课者说出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各个教学环节是怎样安排的,时间如何支配,板书设计的框架是什么,如何通过辅助教学加大课堂的密度,强化认知效果。其中最重要的是讲清教学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及其理论依据。说教学程序应说清以下几点:

1、要说清教学过程的总体结构及各个教学板块的时间分配。

2、要说清主要教学环节的主要设计,特别是怎样设计有思维力度的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要说清教学重点如何突破,教学难点如何化解以及采用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如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教学前准备:

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很不容易被理解。教学时要注意尽可能地联系生活实际,准备了钟表模型,钟面图形等教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钟面学具。

新知识教学

1、生活质疑,导入新课

1)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一些作息时间。(整时或几时半)

2)出示情景主题图。(815分)

3)分组讨论,说出钟面上表示的是几时几分?(815分、340分、38分、83分……)

在这一环节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选择学生身边最常见的上课时间,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尝试、猜测。在给出不同答案时进行质疑,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由学生内心的需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2、自主探究学习

1)认识钟面

①小组观察交流。

②分组汇报讨论结果。(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有12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有12个数字)

为使学生自主探究有关钟面的知识,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四人一组探索交流,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学,是学生进一步认识了钟面,同时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2)认识几分

①时针走多少是1时?分针走多少是1分?(生答)

②用钟表模型演示:分针走1大格是几分?

③小组交流后汇报结果。

④再用钟表模型演示分针走1大格、2大格、……、12大格各是几分?

认识每个数字各代表几分,是这节课的重点,因为一年级的学生没有学习乘法口诀,只能通过一个格一个格的数或55个相加,因此对于他们来说难度比较大,在这里又设计了第二次小组学习活动,给予了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和探究交流的时间,同时有借助模型的动态演示,加深了学生对这一难点的理解和掌握,为后面正确读出几时几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认识1时=60

①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分针走一圈,时针有什么变化?(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一个大格)

②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时针走一大格是几时?板书:1时=60

这一环节为达到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观察教师演示时和分的关系,让学生自己发现1时=60分,既加深了学生的认识,突破了重点,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小结:认识了钟面,知道了时针和分针从12走到每个数字个表示几时或几分。

5学习读时间

提问:现在你们知道读出钟面的时间是几时几分吗?把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

①小组交流。

②介绍方法。

③根据学生回答,小结:先看时针,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分针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

④出示教师的作息时间让学生读。

学习两种记时法。

在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的基础上,让学生回过头来自己来思考,探索读几时几分的方法。创设第三次合作学习,让学生小组交流,同桌交流,去发现、经历和体会读几时几分这一时间的方法。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巩固练习

1)出示钟面图,读出钟面上的时间。

2)拨表练习。(同桌互拨互读,师生互拨互读)

3)游戏练习。(帮小鸟找家)

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课程标准精神的体现。在这一环节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生活中,巩固知识的掌握,同时让学生动手拨出时间,既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又有利于培养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课堂小结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