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交出治黄“答卷”:筑牢“防洪墙” 守护“母亲河”

来源: 知识网
2024-06-08 18:30:33

  中新网太原4月7日电 题:山西交出治黄“答卷”:筑牢“防洪墙” 守护“母亲河”

  作者 杨佩佩 谭亮亮

  一人拿着探杆,腰间系好安全绳,其余三人接过安全绳,分别系在腰上,最上面的一人同时负责数据记录,在一探一记之间,“母亲河”便与子民完成了一次无声交谈。在黄河小北干流河段山西侧,郝宏清四人组成的一线观测小组每隔几个小时,便要进行一次观测。

  “探杆主要是探水位,水位正常,岸边才能安稳。”当了20多年观测员的郝宏清告诉记者,时间长了,不用探杆,眼睛一看就能估摸出大致的水位,但必须按程序来,规范测量才安心。

  一线运行观测人员作为防汛工作的排头兵,是预报、预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时掌握的河道水情和一线工程运行情况,可以为防汛指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及时发现险情并上报,可使抢险工作做到抢早抢小,有效保护沿黄民众生命财产安全。

  河津黄河河务局运行观测科科长吕会萍介绍,目前正密切关注河津河段的雨水情、工情等变化,每天都要进行工程巡查观测,当流量增大或河势发生变化时,增加巡查频次,确保工程安全。

  法护黄河润三晋——《黄河保护法》实施一周年主题采访活动期间,记者深入太原、运城、临汾、吕梁等地,走进黄河保护治理的最前线,展现黄河山西段的地理之美、治理之效、文化之蕴。

  山西黄河全长966公里,与内蒙古、陕西、河南三省(区)为界,按地形地貌和历史沿革通常分为大北干流、小北干流、三门峡库区、小浪底库区4段。山西黄河河务局副局长潘正彬介绍,山西黄河防汛的重点就在小北干流河段。

  小北干流河道全长132.5公里,河床宽浅,水流散乱,主流摆动频繁,属游荡型河道,历史上素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且具有“揭河底”冲刷的特性。河势的频繁摆动导致两岸塌滩塌岸现象十分严重,部分机电灌站脱流、坍塌,严重影响农业灌溉用水,甚至危及沿岸村庄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0世纪60年代,小北干流河段开始修筑防洪工程。1985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山西黄河河务局,对小北干流实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该局成立以来,先后实施了三期大规模的防洪工程建设,共新建、续建防洪工程19处31.55公里,加高加固8处15.46公里,特别是在“十八大”以来,实施两期防洪工程, 新建、续建12处21公里,加高加固2处2.68公里,共完成土方236万立方米,石方105万立方米,投资4.88亿元。

  “这些工程的修建,初步归顺了主流,稳定了河势,进一步增强该河段防御洪水能力。”潘正彬说,同时,改善该河段电灌站的引水和汾河入黄条件,保护高崖93.4公里、滩地42万亩,为沿黄民众的生产生活提供安全保障,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

  此外,山西黄河河务局还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实现各类信息动态更新、工程实时报险以及工程巡查观测和运行管理智能化、常态化,科技防汛水平进一步提升。小北干流河段目前已布设视频监控点37处、遥测水位站9处,并建立山西黄河智慧工管信息化平台、工程运行监测预警平台等。

  潘正彬表示,山西黄河河务局将配合推进古贤水库开工建设,完善黄河中游水沙调控体系,并加快完善山西黄河流域防洪工程体系、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和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同时,加快推进山西数字孪生黄河建设,在河道增设视频监控监测点,逐步补齐感知盲区,探索利用遥感技术开展河势查勘、河道巡查等应用,提升防汛工作信息化、现代化、智能化水平。(完)

  2022年的中期选举,民主党没有输,共和党也谈不上赢。民主党凭借副总统的一票保持参议院微弱优势,而共和党在众议院拿到了222个席位,优势不明显,但跨过218票的门槛应不难。

<a href="//www.chinanews.com/sh/shipin/2023/01-08/news947845.shtml" target="_blank">视频:2023春运,勃勃生机中铺展温暖祥和画卷</a><em class="right">来源:新华社</em>

  【解说词】新时代强化政治监督的根本任务就是“两个维护”。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必须把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党的建设第一位的任务,坚决纠正在落实“两个维护”上存在的温差、落差、偏差,确保全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把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部署、重大举措落到实处。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上海1月8日电 (记者 陈静)当下,不少民众感染新冠病毒核酸转阴后,仍有咳嗽、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如何恢复体力?记者8日走访了刚开诊的上海医大医院“新冠综合门诊”。

  一系列的现象表明,香港和内地将恢复游客便捷互访。粤港旅游业界正“摩拳擦掌”,抓住机遇、携手推动市场复苏。他们认为,香港与内地逐步有序全面通关,两地旅游重新互通,对旅游业界及相关行业是关键一步。

  “紧盯影响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影响安全发展、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纠治打折扣、搞变通、各行其是,急功近利、脱离实际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魏轩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