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傅小云:推进医共体建设提升县域医疗救治能力

来源: 大河网
2024-06-07 18:51:53

  中新网贵阳3月2日电 (周燕玲)“2023年,医共体总院门急诊就诊量同比增长19.96%、四级手术同比增长80.82%,县域内就诊率达91.32%。”全国政协委员傅小云近日接受采访时说,这是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实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后的数据变化。

  按照“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人民医院工作安排,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傅小云于2022年5月到三都自治县人民医院任院长,开展“组团式”医疗帮扶工作。到任后,他便按下了三都自治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快进键”。

  傅小云说,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是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提升县域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建成建好县域医疗次中心是加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重要抓手。

  2017年,贵州正式启动医共体建设试点,2019年医共体建设在全省全面铺开。2022年和2023年先后两批共建成100个县域医疗次中心,以次中心为抓手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截至2023年,贵州已建设县域医共体143个,覆盖乡镇卫生院1146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408个,推动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整体提升。

  “我们需快马加鞭,积极探索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促进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傅小云建议,要推进“一体化”建设优化县域医疗资源,同时下沉优质资源激活分院。

  目前,三都自治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在组织架构、人事管理、医保支付、薪酬分配、财务管理、绩效考核方面,已形成了整体上下贯通的管理模式,推动医疗救治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医共体总院门急诊就诊和住院人次不断增长,县域内就诊率和基层就诊率不断提升。

  傅小云说,下一步,要着力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采取三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乡镇卫生院等形式,持续 提升乡镇卫生院救治能力和服务水平,抓好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加强急危重症救治体系建设,建设从村寨到县医院总院、医疗次中心的快速救治通道,从而不断提高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降低致残率,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供给水平,让民众能就近获得更加公平、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完)

  根据近年来,本市通过五大儿科医联体建设,由儿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儿童医院、新华医院、瑞金医院5家儿童专科医院/优势医院通过技术平移、品牌平移、服务平移,将儿科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至各区,推动儿科医疗服务同质化。

  一个怀孕40多天的孕妇,担心孩子,想出舱做产检。邢媛加了她微信,私底下以妇产科的专业身份安抚她。许多老人因为有基础疾病,恐惧病毒。一个70多岁的老太太,因为心脏不好,也常常半夜给邢媛打电话。“有时候不是身体问题,就是心理上的紧张。”

  方舱内医护也在减员,有些感染了,有些累倒了。吴春芳是方舱内坚持了最久的医护,从11月18日进舱开始,到12月18日出舱,她工作了30天。许多医护出舱休整之后,又站上发热门诊的岗位。这是新的战场。

  张聪12月4日就出舱了。回到家后,除了给自己家的宠物狗打疫苗,她开始“非必要不出门”。“现在也不敢乱跑”,张聪说。防控政策开放后,越来越多的人正在经历第一次感染。在家中,尽管过着跟方舱相差无几的生活,但“毕竟是熟悉的环境,自在很多。” 

  低轨导航系统的技术,与中高轨有诸多差异。以时空基准为例,这是卫星导航系统的核心技术,卫星定位时,卫星、地面站、用户接收机的时间必须同步才能精准推算出距离,导航卫星轨道位置也要被精确测算。

  中国作为COP15主席国,成功领导了这个超大规模的国际谈判。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两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大会最终取得积极成果提供了重要的政治推动力。而在最艰难的谈判领域,中国提出了一个一揽子计划,在资金方面照顾了发展中国家,在保护水平方面照顾了发达国家,被认为“为不时引发争议的谈判提供了亟需的动力”。连加拿大环保部长都惊叹,25年来他经常在国际会议上目睹分歧,却从未见过一个草案一被提出就获得如此多的支持,“绝大多数国家立即签署了协议”。

杨睿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