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我国居民消费需求转向产品和服务需求并行

来源: 新民晚报
2024-06-01 20:54:25

  中新网11月16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左宇坤)“当前‘金融+消费’处于亟待各方助力、加速释放动能的关键时期,要从需求端和供给端协同发力,推动市场强起来、旺起来、活起来。”

  11月15日,瞭望智库联合中国民生银行发布最新一期《“百城、千街、万店”消费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提到了上述内容。该报告依托民生银行、工商银行数据,关注并研究小微经营主体、消费者和个体工商户,分析居民消费健康度、区域经济景气度、小微及个体工商户活跃度,为金融助消费提供参考。

  报告指出,需求端上,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呈现出从产品需求到产品和服务需求并行的转变,消费增长越来越多地与消费结构升级特别是发展型消费相关;供给端上,小微店铺和个体工商户们也在积极应变,通过大量供给创新来满足消费变化。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认为,新一轮的金融助推消费,要在顶层设计和系统安排上把握关键点,推出全方位、一体化的开放和改革。不仅要支持实体经济,也要对消费者和平台经济给予支持,拿出激发基层活力的办法和具体措施,还要在助力消费结构升级和助力科技创新的数字经济上下功夫。

  官方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3.2%,比上半年提高6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去年全年水平。总体上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拉动作用持续发挥。

  “扩内需、活市场、兴主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报告显示,各地政府也普遍通过发布促消费政策、发放消费券、打造网红打卡地等具体举措来提升区域经济活跃度。整体上,相比一二线城市,目前三四线城市的消费提升效果更为明显。

  具体来看,课题组针对GDP百强城市抽取消费额度、消费笔数、极端消费值等基础数据后,形成“百城居民消费健康指数”。其中,一线城市居民消费健康度进一步分化,京沪居民在平衡收入与消费上比较理性,排名位列前茅;新一线城市消费健康度稳步回升,但缺乏结构性改善;三四线城市表现持续稳健,说明下沉消费市场的修复力逐渐强劲。

  课题组还分析了全国最具消费活力的1000条商圈街道的商户经营数据,以及各地拥有高人气街道的数量、排名等,以中华千街“烟火”指数来观察线下消费的兴旺程度和营商环境。结论显示,特色小城的文旅消费表现亮眼,人们逐渐从传统旅游地涌入人流少、有特色的小众城市;相比2022年,城市之间拥有高人气街道的差距缩小,网红打卡地越来越多。

  此外,课题组整理的创业万店人气指数显示,以北京、广州、深圳、重庆、成都、武汉等为代 表的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的营商环境更优良。分地区看,川渝地区商户经营延续了2022年的良好势头,前20强中有成都、重庆、绵阳、德阳4个城市入围;同时,浙江杭州、温州、金华等入围20强,这些著名的小商品集散地折射出了全国消费的复苏态势。

  (王军利、范子菁对本文亦有贡献)

  进一步发展A股资本市场为股权激励操作提供更多灵活性和可能性,股权激励机制在公司战略层面的意义日益凸显,随着多期趋势和行业龙头在市场的标杆效应逐渐体现,未来的股权激励市场必定会实现稳健增长。

  1986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暂行规定》,开始对烟花爆竹燃放采取“逐步限制、趋于禁止”的过渡性政策。1993年12月,根据北京市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审议通过的《北京市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北京市多个地区被列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地区。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地区,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准生产、运输、携带、储存、销售烟花爆竹。国家重大庆典需要燃放礼花的,由市人民政府决定并发布公告。

  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绝不能松,与此同时,更要关口前移,把“严”的要求贯彻到纪律的前沿、监督的前沿。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04/3454661534.jpg" alt="" />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巴西桑托斯1月3日电 题:再见,“球王”贝利

林志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