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如何在非遗保护中发挥作用?多国专家来“支招”

来源: 新京报
2024-06-07 09:44:33

  中新网上海6月6日电 (记者 王笈)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刘超英6日在上海出席论坛时表示,与其他机构相比,博物馆具有独特的优势,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不可或缺的力量。

  当天,由上海艺术品博物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联合举办的2024年国际(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沪举办,以“器惟求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表现及社会参与”为题,探讨不同社会组织参与非遗保护的角色和经验,为全球各国间开展非遗保护交流与合作搭建桥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智慧与文明的结晶,保护非遗是全社会、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和愿望。截至202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已收录145个国家的730个项目。

  刘超英指出,截止到2023年12月,中国 共有备案博物馆6833家,这些博物馆或从馆藏品研究出发,或立足于博物馆所在区域文化环境,从不同角度参与非遗保护。例如通过对馆藏品的深入研究,梳理提炼其蕴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对非遗生存状况同步开展调查,提出保护与利用的方案;为非遗传承人提供研究的实物资料和交流展示的场地,吸引更多人关注、投身于相关领域。

  “博物馆还在不断更新理念,尝试与多部门、多领域合作,共同探索新的工作模式。”她说,为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博物馆仍将持续探索和不懈努力。

  “音乐是利物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披头士乐队到各种不同的草根乐队,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总馆馆长劳拉·派伊介绍说,利物浦国家博物馆通过收集物品、制作视频和互动展示,尽可能地呈现利物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也面临着城市不断变化的挑战,这意味着我们要不断更新展览内容、收集新的藏品。”

  阿联酋沙迦酋长国博物馆总局局长艾莎·迪马斯进一步强调了博物馆在非遗保护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她透露,沙迦酋长国各博物馆开展了具体项目,通过文献记录与研究、合作与交流、教育与宣传等方式,调动社会参与,鼓励包容性和多样性,实现知识转移。这些举措能够体现沙迦保护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动框架。

  美国人类学会会员、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家王海龙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全人类的共同任务,也面临着全球化和现代化带来的挑战。他详细探讨了人类学如何通过研究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语言,来保护和传承人类的文化多样性。(完)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李怡青

在持续四昼夜抗击侵华日军的战斗后,

  邵信明表示,未选择在春节假期回港,一是觉得人会很多、想要错峰出行,二是身在香港的儿子也计划到珠海、澳门旅游,一家人可以在大湾区团聚。“通关后,香港到大湾区其他城市更加便利了,我也约了一些朋友在那边见面。”他说。

  投壶、剪纸、糖画……春节期间,青年人热衷于下“馆子”,到贵州省地质博物馆体验民俗技艺,过一个满满文化味的春节。

  金色花田中,还有“华安土楼的稻梦空间”,设置了用水稻做出来的各种造型。游人乘着小火车,可游览花田中的稻草造景,如以农耕文化为传承所展现出的五谷丰登画面,以科普农耕文化知识为媒介设立的几处耕作者形象,小朋友超爱的稻草恐龙、大猩猩、熊大熊二、休憩的巨型稻草人等。

  律桂军表示,25日凌晨事故发生后,中国驻日本大使孔铉佑和驻日本使馆高度重视,立即做出一系列部署,中国驻福冈总领馆和驻长崎总领馆密切配合,全力采取行动,24小时开展工作,多次要求日本搜救部门全力搜救,绝不轻言放弃。

林淑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