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文成掠影:一片山水孕侨韵 “土洋结合”焕新颜

来源: 广西新闻网
2024-06-11 13:54:31

  中新社温州6月9日电 题:侨乡文成掠影:一片山水孕侨韵 “土洋结合”焕新颜

  作者 周健

  离孩子放学还有半小时,村民华夏星同其他几个家长来到镇上的咖啡馆,点上几杯意式浓缩打发时间。原本安静的氛围瞬间被唠嗑声打破,见状,老板林张红并没有嗔怪他们,反而递上一盘瓜子,顺口问道,“今天的咖啡豆怎么样?”

  “这就是侨 乡文成的特色。”林张红解释,在文成,随处可见中西合璧、“土洋结合”的生活场景。

  地处浙江南部,文成是一个人口只有40.26万的山区小城。但该县涉侨人数却占总人口的60%,其中,有近17万华侨华人旅居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以欧洲为主。

  为何会涌现如此多的华侨?“20世纪初,文成人为摆脱贫困,背井离乡,辗转国外。”“侨一代”胡允革受访时说。

  “文成是典型的山区侨乡,当地华侨的出现还与青田有关。”中国华侨历史学会理事、浙江省归国华侨联合会智库专家徐华炳受访时介绍,“青田与文成毗邻,其华侨在海外经商获利的消息传到家乡后,促使文成民众出海赚钱”。

  1905年,文成玉壶镇的胡国恒随同青田县的舅父前往欧洲卖石雕,成为该县第一位华侨。紧接着,以“亲戚帮亲戚,朋友带朋友”的方式,越来越多的文成人选择出海谋生。

  如今,以侨为引,融中贯西,独特的华侨文化已渗透进文成人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在靠近青田的玉壶镇,欧式风格的小楼鳞次栉比,数额巨大的侨汇业务吸引众多银行入驻,漫步镇上的“侨购文化步行街”,便能淘到全球好货。

  侨韵的“萌芽”,来自侨胞对故乡的情谊。文成也不例外,根据地方志《文成华侨志》,文成华侨回乡做慈善最早可追溯至1938年,从道路桥梁、码头路亭到医院学校、剧院电台……随处可见侨胞捐资捐物的身影。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华侨回到家乡再创业,从纯粹的“捐”,转化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投”。他们认为,在家乡的绿水青山间打造新侨韵,亦大有可为。

  “中国懂红酒的人越来越多,红酒就卖得特别好。”这几日,意大利归侨胡启绍忙着核算营业收入,数年前,他回到玉壶创办了“侨丝通红酒商行”,超百款红酒拼成“满墙红”,成为当地一道独特风景。

  “侨二代”黄靖经营的“侨家乐”寒舍迴塘则将侨乡文化、乡村文化和传统民宿有机融合,眼下正处于端午预定旺季。在这里,住客既能体验包粽子、捣年糕、学剪纸,还能做法式甜品、品红酒、弹钢琴,黄靖烹饪的迷迭香柠檬烤鸡、咖啡芋头等创意菜品,更是深受欢迎。

  “未来,文成‘山水侨城’这张‘金名片’将不断被擦亮,我也打算谋划其他业态,不怕没生意。”林张红笑着说。(完)

  “2022年首店落地812家,北京在全国位列第一梯队,也是企业积极作为、改善供给、扩大需求的直接成果。”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郭文杰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福建建瓯1月30日电 (张丽君 魏永青)日前,福建省建瓯市东游镇的一位农民,把在山林遇到的一只“野猫”上交给当地林业部门。经鉴定,身上长满豹纹的“野猫”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豹猫。

  多年来,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开放包容的原则基础上同瓦努阿图等太平洋岛国开展合作,共享中国发展红利,给岛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瓦方发表的声明也充分说明,中国真心实意帮助岛国发展,得到岛国政府和人民的衷心欢迎。中方将继续秉持真实亲诚理念,推动中瓦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迈上更高水平,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连日来,广西贵港市平南县丹竹镇白马村、长岐塘村等地的5000多亩李花竞相开放,清香淡雅的李花在风中摇曳,形成一幅幅春意盎然的乡村美景。山野田间、房前屋后,一簇簇一团团李花缀满枝头,淡雅素洁,一眼望去满目春色,美不胜收。

  看速度,3%的经济增速快于多数主要经济体。

室外气温已降至零下

吴嘉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