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十问十答|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为什么是科技创新?

来源: 海外网
2024-06-19 02:38:05

  中新网6月17日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为什么是科技创新?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中国新闻网联合出品“新质生产力十问十答”专家谈栏目,邀请权威专家解读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蕴表示,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代表了生产力迭代升级的方向。从现代生产力变革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生产力最主要的推动力量。

  王蕴认为,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呈现多点突破态势,关键技术交叉融合、群体跃进,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打开了社会生产力跃升的机遇窗口,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必要条件。

  王蕴指出,科技 创新深刻重塑了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生产力基本要素,推动向着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和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进行跃升,并实现优化组合,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能够推动生产力向更高级、更先进的质

  比如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广泛应用,产生了数字经济新形态,推动我们进入数字时代。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快速发展,不仅催生了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产业,而且也催生了网上购物、在线服务、即时零售等新模式,创造出一系列新产品和新服务,显著提升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形成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王蕴认为,这是对“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重大论断的拓展和深化。以重大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高,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2023年我国位居全球第12位,较2012年跃升22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2023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超过3.3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4%,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

  王蕴指出,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在载人航天、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具备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条件。(完)

  电影《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海报上有一句标语:献给每一个不被看好的人。这既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国乒男队所处的状态,同时也与邓超、俞白眉的心境契合。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1月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2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为132.4点,低于2022年11月的135点,连续九个月回落。然而,2022年全年食品价格指数达143.7点,涨幅为14.3%,远高于10年平均水平,创1990年开始编制指数以来全年食品价格指数最高值。

<strong>致敬最可爱的人</strong>

  “我鼓起勇气,我用双手扑向他,抓住了武器,我们起了争斗。”蔡说。“我们挣扎着进入大厅,我试图把这把枪从对方身上拿开。”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牛育斌表示,2022年全年CPI中的食品价格指数上涨2.8%,明显低于美欧等主要经济体10%左右的涨幅。国内外粮价涨幅对比更加明显,国际小麦、玉米价格月度同比涨幅最高达到74%和36%,而我国小麦、玉米价格走势较为平缓,成品粮零售价格更为稳定,全年36个大中城市大米零售价比上年下降1%,面粉零售价比上年上升3%。

  公路发送旅客1638万人次,环比增长26.7%,比2019年同期下降55.5%,比2022年同期增长59.3%。

崔学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