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内蒙古:向农牧业产业强区转变

来源: 直播吧
2024-06-07 15:52:26

  会上,有记者问:很多人一提到内蒙古,都会想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场景,作为农牧业大区,接下来内蒙古将如何推进农牧业现代化,促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

  龚明珠介绍,内蒙古作为我国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大区,这些年实现了粮食“十二连丰”,畜牧业“十九连稳”,现在正在谋划如何发挥好生态环境好、农牧业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推动内蒙古由农畜产品产量大区向农牧业产业强区的转变。简单来说,做到“三个更加”。

  第一个“更加”是要让现代农牧业发展基础更加牢固。以耕地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建好建优高标准农田,让以往不宜耕作的“巴掌田”“陡坡地”,变成宜机宜耕、稳产高产的“整片田”,去年内蒙古用5237万亩的高标准农田支撑起了2/3的粮食产能,今年还要完成850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时,还要大力提升农牧业科技水平,特别是种业这个关乎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芯片”,实施好玉米、马铃薯、向日葵等优质特色品种培 育工程,开展奶牛育种联合攻关,打造一流的奶源、种源和草源基地。

  第二个“更加”是要让农畜产品的供给更加充足。去年内蒙古粮食总产量达到了791.6亿斤,今年将开展单产提升行动,特别是实施国家玉米大豆单产提升工程项目,建设示范区405万亩,力争带动今年粮食总产量达到800亿斤。还将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既要抓粮肉乳精深加工,也要把稻壳米糠、果蔬皮渣等都利用起来,同时还要支持和鼓励内蒙古的企业到北上广深、长三角、珠三角等主要消费地发展前置冷链保鲜仓,把更多更好的奶、肉、粮供应全国。

  2022年12月,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两类重点解热镇痛药产量迅速提升,日产能达到2.02亿片;抗原检测试剂日产能扩产到1.1亿人份;N95口罩日产能超过1.9亿只。

  从进博会参展企业看,拜耳(食品及农产品展区、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日产汽车(汽车展区)、高通(技术装备展区)、松下(消费品展区)、毕马威(服务贸易展区)等展商荣登各展区传播热度榜单;配套活动方面,第五届进博会贸易投资对接会等活动得到广泛报道;人文交流方面,中华老字号展示专区等展示项目受到公众欢迎。媒体报道方面,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央视网、新华网和中国经济网名列“中央新闻网站信息量”排名前五位。

  当地村民从未想过,昔日的穷乡僻壤,如今变为“芳菲人间”。

  “地面支持人员180多天守护,不分白天和黑夜,24小时陪护,有问题直接找地面。”神舟十三号任务乘组指令长翟志刚返回地球后深情地说,“飞行之前,我主动找地面支持人员沟通说,我不能保证这180多天都有一个好心情、好状态。哪天我态度不好的时候,不要往心里去。”

  作为两岸融合发展的前沿地区,昆山将继续深化对台经济交流,举办台企民企产业对接活动,用好台商座谈会、挂钩联系走访等机制,协调办理台企发展诉求。

  “忘不了,每次询问时,你们及时有效的回应;忘不了,每分每秒你们专注指标的关心;更忘不了,每次重大任务前你们贴心的提醒。任务的成功,离不开你们全心全意的支持!”航天员刘洋充满深情地回忆起地面团队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支持。

林郁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