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深:USDA月度大豆供需报告前瞻及中国豆粕市场展望

来源: 星岛环球网
2024-06-13 13:18:52

  美豆生长进度顺利  供应端预期宽松

  由于5月以来美豆的播种以及出苗数据均符合预期,丰产预期较为稳固,因此调整空间有限。而南美市场的焦点将围绕巴西产量预估为核心进行平衡表的调整。卓创资讯统计数据显示,2010-2023年的6月报告产量和期末库存环比变化中,产量只有2018年巴西环比上调1次,其余均稳定;期末库存变化较为频繁,环比上调7次,下调6次,持平1次。因此从平衡表这两个关键的数据历史变化看,本次平衡表数据预计影响中性。

  从2010-2023年的美豆期货走势和原因来看,6月报告发布当天上涨6次,下跌8次。原因主要集中在期末库存的调整,如2022年当日下跌2.27%是因为上调巴西阿根廷期末库存。

  中性的历史规律,结合目前中性的全球气候状态,使得南北美的大豆产区暂无天气扰动。随着巴西和阿根廷在本次报告的基本定产,后期市场也将关注点转移至播种完毕的美国大豆产区。

  剔除供应端的预期外,从需求端来看,美国的压榨利润持续偏低。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当周,美国大豆压榨利润为2美元/蒲,2023年压榨利润平均为3.29美元/蒲。压榨利润一方面是由于美豆价格上涨,成本提高;另一方面是美国国内植物油需求减弱,导致工厂库存增加。

  综合全球大豆供需两端情况,卓创资讯对本次报告的产量预估上,美豆产量预估稳定,巴西产量受南部洪水影响小幅下调,阿根廷产量受降雨影响同样下调。整体数据对于美豆价格影响利多,7月 合约价格在1170点附近企稳,并逐步反弹。

      上游的库存压力成为供应面宽松的典型展示。截至5月最后一周,卓创资讯监测的数据显示,中国大豆压榨企业的大豆库存连续4周上涨,豆粕库存连续8周上涨,目前大豆库存为474.2万吨,同比增加79.49万吨,增幅20.14%;豆粕库存为80.51万吨,同比增加53.91万吨,增幅202.67%。库存的上涨,来自于供需两端的合力:供应端持续的高压榨量,需求端疲软的消费需求。

  综上,通过历史数据来看,6月份报告没有明显的趋势性,结合目前市场走势和市场调研结果看,预计整体偏利多。

责任编辑:陈平

  如何实现高水平?重在推动良性循环,深刻把握科技工作对接多样化动态化国家战略的整体机制,聚焦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三个强国目标要求协同发力,切实做好战略规划统筹、法律政策文化统筹、科技及相关资源统筹。重在推动有效贯通,深刻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我国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提出的新要求,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设计,构建与国际标准兼容的标准体系,提升未来产业国际市场话语权。重在推动深度融合,深刻把握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实践要求,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把科技创新与产业能力、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一体推进短板攻关、迭代应用和创新生态培育。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当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条例》共八章66条,对合作区治理体制、规划建设与管理、促进产业发展、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推动琴澳一体化发展和法治保障等方面作出规定。

  “我们对石油需求重回市场非常乐观。”全球最大石油生产商沙特阿美首席执行官阿明·纳赛尔(Amin Nasser)不久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市场已经出现了好转的迹象。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预计中国的经济将迎来更大幅度的好转。

  <strong>向中高端迈进</strong>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2/08/11/14532890435795028575.jpg" alt="bqdt" />

  中国籍澳门居民可以按照国家规定担任合作区社会组织成员或者负责人。

洪国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