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进博会)上海侨界父女的“非遗梦”:让海派艺术大放异彩

来源: 新民晚报
2024-06-11 23:14:42

  中新网上海11月4日电(记者 范宇斌)在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上,上海“父女档”非遗传承人李守白、李诗忆亮相进博会新闻中心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向中外媒体展示海派剪纸艺术,传递海派文化魅力。

  第六届进博会开幕在即,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海剪纸”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李守白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进博会是全球文化交流的盛会,是展示中国文化、海派文化的重要窗口。借此契机,非遗能够在国际交流中以艺术之美让外国友人更加“读懂”中国。

  此前数届进博会,李守白与女儿搭档、与学生搭档,向中外宾客展示海派剪纸、绘画艺术。“有很多外国记者对非遗很感兴趣,他们不仅驻足欣赏,还动手体验,以艺术为纽带,让我们交流起来格外亲切。”李守白说。

  在第三届进博会上,李守白带来的剪纸作品和海派家具、刺绣、旗袍及老字号糕点等融合呈现,以多媒体形式模拟“上海客厅”,让中外宾客在进博会上“遇见上海”,看到上海人的衣食住行,感受独具魅力的海派生活、海派文化。

  “艺术呈现不可能像超市一样,把所有作品堆在一起,更需要我们引导大家去欣赏、去体验,感受经提炼的东方美学及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才有助于外国友人更直观、深刻地了解中国文化。”李守白说。

  在历届进博会上,李守白都与年轻人搭档,一起展示、宣传非遗。他认为,“传承好非遗,年轻人非常关键,他们更有活力,又能讲外语,更能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如今,李守白的女儿——上海市黄浦区侨联委员、黄浦区文创园区侨联副主席、忆想天(上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CEO李诗忆接过非遗传承的“接力棒”。

  “我6岁起学习绘画和剪纸,在留学生涯中开始探索属于自己的传承创新之路,希望将传统非遗、海派文化通过全新业态传播开来,让更多国际友人了解并喜爱中国文化。”在李诗忆看来,“传承”不仅是传承技艺,还要传播文化。

  李诗忆归国创业后,组建了一支平均年龄为“90后”的创业团队,发挥“侨”的凝聚力,以“轻艺术”“非遗传承”“新国潮”为关键词,逐渐开拓产业化发展模式,创新研发各式海派艺术文创产品,打造用非遗为品牌赋能的跨界合作模式。“我们希望用更加国际化的语言、更加年轻的态度传播好中国文化,让国际社会读懂中国。”她说。

  作为侨界艺术家,李守白在艺术创作中除了突出“中国风、上海情”,还兼具国际化视野,为当代海派艺术注入新活力。他还在法国、德国、奥地利、古巴、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地举办艺术展,推动海派艺术“出海”。

  当被问及什么是“海派”,李守白表示,“每个人对海派的理解都不一样,什么是海派,一定要来上海走走看看、生活一下,用心去感受什么是海派。”

  李守白创作了大量关于上海石库门里的生活场景,因此被外界誉为“上海石库门先生”。“我的作品喜欢以小见大,向外界传达上海是一座怎样的城市、上海人有怎样的生活,从而展现上海人对生活的态度——有条理、有腔调。”

  谈及艺术传承,在李守白看来,首先,艺术家要心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敬仰,立足本来,吸收外来,才能创造未来。其次,要学会“见真”。

  李守白把剪纸、绘画视作自己的“两条腿”。“两者都代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创作的过程还要学会‘开眼’,用‘第三只眼睛’投入创作,才能形成独特的艺术成就。”

  数次参与进博会,李守白更加感受到“经济要繁荣,文化先行”。他表示,十年来,“一带一路”合作从“大写意”进入“工笔画”阶段。“绘画是从‘无法’到‘有法’,再到‘无法 ’,艺术创作是这样,经济社会发展亦是如此。”(完)

  在北京,不仅是乐刻运动,Keepland、超级猩猩等连锁健身房的操课均出现了满员情况。记者在Keepland蒲黄榆新城广场店就看到,一节可接受将近20人报名的操课已经满员,一些热门课程还需要提前一至两天预约。

  据了解,2023年中央企业经营目标定为“一利五率”指标“一增一稳四提升”,“一增”即确保利润总额增速高于全国GDP增速,力争取得更好业绩;“一稳”即资产负债率总体保持稳定;“四提升”即净资产收益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营业现金比率4个指标进一步提升。会上要求,各地国资委可以参考借鉴,结合实际制定科学合理、有挑战性的经营目标,拿出更加有力举措,进一步提高国有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停车难交织民生事,事关群众获得感。苏州如何在“螺蛳壳里做道场”,织出共建共治的“双面绣”?

  ④1月10日,小朋友在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南里必捷滑雪公园体验雪圈滑雪。入冬以来,冰雪运动带火了当地旅游经济。

  一是RCEP生效带来的贸易创造效应,推动产业链合作更加紧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实施一年来,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促进区域内各国经贸往来更加密切。东盟是我国在RCEP的重要贸易伙伴,2022年我国对东盟进出口占对其他RCEP成员国进出口规模的50.3%。我国对东盟进出口的中间产品4.36万亿元,增长16.2%,占我国与东盟进出口总值的67%。

  2022年,元大滩村成立起农村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了100亩辣椒种植基地。三场村也不甘落后,新建了50座蔬菜大棚。两村都实现了集体经济零的突破。“未来,我们还准备加速三产融合,打造农特产品销售、乡村旅游、生态旅游聚集地。”米登瑞说。

吴彦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