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改良抗真菌剂在实验中毒性降低 或增临床有效性安全性

来源: 齐鲁壹点
2024-06-07 15:12:45

  中新网北京11月9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医学研究论文显示,一种结构改良的抗真菌药其毒性在小鼠和人类肾脏细胞中有所降低,同时保持其抗菌特性。这一进展或增加此类对抗致命真菌感染的治疗方法的临床效益和安全性。

  该论文介绍,两性霉素(AmB)是一种细菌产生的抗真菌剂,作为对抗严重真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使用已有数十年历史。它会形成一种海绵样的凝结物,与称为麦角固醇(存在于细菌和真菌细胞中,作用类似哺乳动物的胆固醇)的分子结合。这一结合会导致麦角固醇从细胞膜中抽出,导致真菌细胞死亡。尽管有效,但AmB对人体有很高的毒性,尤其是对肾脏细胞。目前,还不知道这一毒性是否由于导致真菌细胞死亡的同一机制所致。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Martin D. Burke和合作者共同创造出一些AmB的类似物,改变了这些分子中和固醇结合的部分,旨在观察这些改变如何影响生物活性。他们用这些类似物在人体肾脏细胞中测试发现,肾脏细胞死亡是由于AmB与肾脏细胞膜中胆固醇的结合和抽取所致。他们随后设计了AmB的一种变体,能结合和抽取真菌的麦角固醇,而非哺乳动物胆固醇,能缓解对肾脏的毒性。

  论文作者称,这项研究得到的化 合物(命名为AM-2-19)在人类肾脏细胞和小鼠中对肾脏无害,同时作为抗真菌治疗仍有很好疗效,这一治疗对抗菌药耐药性的抵抗也相对较强。

  论文作者总结认为,本项研究发现的作用机制在许多抗真菌分子中都得到了保留,这一技术可用于降低更多药物治疗中的毒性,增加其临床有效性。(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武汉市2023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合肥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建议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福州市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

  近些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加快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断补链补网,打通“最后一公里”。目前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4%,困扰亿万农民祖祖辈辈的“吃水难”历史性地得到解决。不光是水,有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路、通宽带。

  “弱衰退”特征凸显

  <strong>超级技术成就高端品牌,重塑新能源时代高端品牌价值观</strong>

  <strong>山东德州改良盐碱地——</strong>

方肇俊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