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环球网评:心怀“国之大者”,续写大运河文化时代篇章

来源: 浙江日报
2024-06-25 23:17:00

  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之际,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江苏省委网信委 联合主办的“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6月22日在江苏扬

  网络赋能,传承运河千年文脉。“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对千年运河的文明基因进行当代转化,开启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互联网新篇章。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大屏小屏共振,解读中华文明数千年延续不断的精神密码;把行进式探访和沉浸式体验相贯通,积极运用新技术新应用,挖掘报道鲜活动人的故事;积极开展多语种、多渠道、跨平台、跨文化传播,续写中外文明美美与共的动人故事……“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以古今互联、促中外互鉴,为亿万网民砥砺奋进新征程提供文化滋养和精神力量,用全新互联网视角让世界了解当代中国发展中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资源。

  古韵新风,挖掘运河精神内核。在中国历史的宏大叙事中,大运河不仅是一条地理上的水道,更是连接着华夏文明古今的文化纽带。当处身于大运河中,让人“醉”思忆的,不仅是两岸的山水,更是千年传颂的诗篇,是弦歌不绝的文脉。近年来,为更好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各地积极开展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学术研究,让大运河文化演变成普通人可知可感的运河故事。北京举办“河之端”系列文化活动,浙江推出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宣传周,江苏举办中国大运河曲艺文化艺术节,以及大型交响组歌《大运河》、歌剧《运之河》、美术精品创作《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等等,一批批大运河主题的文艺作品、文艺活动不断涌现,挖掘和弘扬千年大运河的当代价值和时代特色,印证着“让大运河的故事在探索中传承、在交流中共鸣”的种种努力。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贵阳2月1日电 (记者 张伟)记者1日从贵州省政府办公厅获悉,贵州出台10个方面96项举措,力促2023年一季度经济开好局起好步。

  走访赤土社时,宋涛详细了解台湾青年参与大陆社区治理的情况。

  业内专家分析指出,市场需求不足仍是当前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首要问题,我国经济恢复发展基础需进一步巩固。

  贵州坚持把惠民生暖民心作为重要底线,全力推动公共服务设施提质升级。贵州聚焦教育、卫生健康“双提升”等民生工程,开工项目35个、总投资105.86亿元。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重庆2月1日电 (记者 刘相琳)记者1日从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区分局获悉,该局与税务机关历时一年半侦查,成功破获一起涉案14.12亿元的特大虚开增值税发票案,涉及全国16个省市。

  得州州长格雷格·阿伯特1月31日表示,该州约有1600条道路受到风暴影响。未来24至48小时内,它们仍属于危险道路。奥斯汀警方1月31日下午在社交平台上说,该机构当日已处理约215起交通事故报警。达拉斯消防救援部门表示,截至1月31日早上7点,救援人员在24小时内处理了140多起交通事故。1月30日和1月31日,得州有两人在恶劣天气导致的交通事故中丧生。另外,交通事故还导致该州两名执法人员身受重伤。

吴容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