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推动古城保护发展 实现“留形留魂留乡愁”

来源: 参考消息
2024-06-24 09:50:03

  中新网泉州11月30日电 (吴冠标)“打造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泉州始终坚持‘留形留魂留乡愁,见人见物见生活’这一理念。”泉州市住建局局长张志铭30日表示,近年来泉州统筹谋划推进城市建设项目,聚力建设21世纪“海丝名城”。

  当天,福建泉州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近年来泉州市城建工作取得的成效;并针对群众关心的城建领域相关问题,做出一系列解答。

  张志铭指出,进一步加快中心市区的集聚发展,是提升城市能级的关键。在更新提质古城区方面,泉州系统推进古城综合整治提升,通过开展街巷环境整治、水环境综合治理、服务配套设施完善等工作,让古城变得更有生活味。

  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遗产城市,泉州古城已有1300多年历史。经过岁月变迁,泉州古城区逐渐出现了基础设施老化、风貌受损、内涝等问题,这些问题受到大量市民群众关注。

  泉州市住建局副局长蔡海鸿介绍,围绕“留形留魂留乡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活态保护理念,泉州市通过做好“解决现实需求”“坚持原真保护”“推动活态利用”等工作,持续推进古城保护发展。

  以坚持原真保护为例,泉州市坚持采用传统材料、传统工 艺,在街巷修缮中使用了大量的清代、民国时期的胭脂砖,并邀请传统工匠参与修缮,采用“师带徒”模式,把闽南建筑、骑楼建筑等极具特色的建筑元素都保留下来,实现“留形留魂留乡愁”。

  此外,泉州还通过以修代租等方式,完成了台魁巷7号、旧馆驿25号等的保护性收储和盘活;一些社会资本也参照政府“以修代租”方式,认领古城传统建筑,经营咖啡厅、文创商品店等新业态,为古城带来了流量,也增加了居民收入,实现了古城的活态利用。

  “下阶段,我们将在城市更新中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鼓励支持社会力量认管认养历史建筑、华侨建筑,充分挖掘特色建筑文化、闽南文化和民俗文化,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蔡海鸿如是说。(完)

  对于上述动向,一方面应当看到日本政策界正在重新调整安全战略,更加偏重军事要素,这已经引起了日本各界的广泛担忧。尽管《国家安全保障战略》中提出要运用综合国力,包括外交、防卫、经济、技术与情报这五大力量,但在日本国际政治学者远藤诚治看来,其本质特征是“偏重于由军事来确保安全”,轻视了至关重要的外交、经济等因素。针对此次安全战略的重大转型,日本国内有反对意见称本应作为“和平宪法”指导下“和平国家”的日本过度沉溺于军事,甚至正在走上通往战争的错误道路。

  强仿消息不实

  智能化助力 增产促丰收

  如何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把景观建设和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结合起来?仙游县启动还水于瀑工程,动工开建总长2450米的引水隧道,不但保证了农业灌溉和发电的需求,还恢复了瀑布景观。“如今的九鲤湖,碧水长流,古木参天,每年吸引70余万名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景区负责人说。

  2016年10月30日,铜仁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接公安部通报线索:有一福建籍男子驾驶一辆赣B牌照轿车疑似在铜仁区域内涉及生产、运输制毒物品,涉及公安部正在督办的一起特大制毒系列案件。接到此信息后,铜仁市公安局高度重视,立即指示市局禁毒支队会同各区县禁毒大队进行案情研判分析,并开始在各管辖区域展开排查工作。

  不仅城市周边和景区里的冰雪盛会热火朝天,一些县区通过发掘冰雪资源举办冰雪旅游节也渐成时尚。1月1日,定西市岷县牧马滩首届冰雪旅游节开幕式在麻子川镇举行,冰雕城堡、彩色花灯及滑雪道等将昔日牧马滩装扮成了一座冬日童话小镇,当地人们竞相前来参加这场家门口的冰雪盛会。

李育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