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海峡论坛)大陆台胞:台湾青年由“首来族”到“常来族”将成惯常

来源: 中国小康网
2024-06-17 09:27:33

  中新社厦门6月15日电 题:大陆台胞:台湾青年由“首来族”到“常来族”将成惯常

  中新社记者 刘玥晴

  “只要青年朋友们愿意从岛内的‘信息茧房’走出来,看看大陆真实的发展、友善的氛围和惠台政策措施,相信‘首来族’很容易成为‘常来族’。”台湾青年王天山14日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说。

  2010年,王天山因一次出差机会首次来到大陆。考察市场时,发展空间大、区位优势明显的武汉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认为,大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与台湾成熟的研发技术合作前景广阔,于是选择在武汉成立皇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三次参加海峡论坛,王天山结交许多同行好友,也认识了不少合作伙伴。“海峡论坛为我们这些在大陆创业的台湾青年提供了非常好的交流平台。”他指出。

  近年来,越来越多岛内年轻人在王天山的帮助下了解大陆、来到大陆。他表示,两岸本就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在语言、饮食等方面都没有隔阂,“首次来大陆的台湾乡亲也能适应。”

  来自台湾彰化的四川志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姿佑告诉记者,多位岛内好友初次到大陆便为科技和经济的发达所震撼,往来多次后,决定与她一起在成都实现从事文化教育的职业理想。

  “这次论坛上看到台湾乡亲在大陆各领域‘遍地开花’,给我带来很大鼓舞,一定要把我们台湾年轻人的价值好好体现出来。”林姿佑说。

  自2023年9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以来,福建持续发布惠台利民措施,今年4月发布的扶持台资企业发展方面6条新措施更是聚焦台商台企所需所盼。

  在台湾青年范姜锋看来,文创产业是台青到大陆创业的合适之选。作为厦门启达台享创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他一直采用两岸团队共同运作的经营方式。他以自身经历建议,有意愿来福建发展的台青可找当地合伙人一起创业,“走融合发展这条路,更容易接近成功”。

  这“六个更好统筹”既考虑了明年经济工作的年度特征,也是近些年经济工作的重要经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身为马来西亚华人的李绣华则告诉记者,自己原来在鸡场街经营杂货店,看到中国游客尤其是背包客的需求,于2018年开办了民宿。“因为语言相通,我们的民宿大部分游客都是中国人。”看到生意不错,她随之扩大了民宿规模。李绣华坦言,疫情期间,少了中国游客,民宿的业务的确受到影响,她期待中国游客能早日重返鸡场街。

  截至2022年11月上旬,全国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人数已超过总人口的90%。

  <strong>五、纲举目张抓好五个方面重点工作</strong>

  高考结束后报志愿,他想报理科,但中学课缺得多,基础不好。厂里一个老领导无意说了一句:考古是文科中的理科。他一听,想起那部专题片,立马报了吉林大学考古专业。

  <strong>筑梦天宫 自信自强(新时代画卷)</strong>

吴雅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