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一期课,求职训练营哪能这么“割韭菜”

来源: 观察网
2024-06-20 07:15:14

  “60天拿下一份满意工作”“专家3V1.真人代投递”“每周60分钟职业规划聊天”……最近,“陪跑求职训练营”在求职市场上悄悄兴起,引 得毕业生趋之若鹜。

  据报道,近两年,“求职”成了一个赛道,不只各种求职机构纷纷冒头,不少个人博主转型求职市场,利用前期积攒的粉丝基础开始承接改简历、就业指导等项目,时机成熟后则仿照机构开设个人“求职训练营”。

  当前,又到毕业季,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尤其是一些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一些机构趁机推波助澜,煽动就业焦虑情绪,似乎“求职训练营”才是他们的“就业稻草”。

  而毕业生刚走入社会,求职经验欠缺,若能够接受专业的就业指导,对其就业或有帮助。但据报道,当前求职市场上的“求职训练营”良莠不齐。一些毕业生本是为了避免求职走弯路选择“求职训练营”,不想没踏入职场,却先掉进了“就业陷阱”。

  比如,一些“求职训练营”老师本身就是“离职博主”,可谓“一群失业的人指导求职的人怎么找工作”;还有的机构甚至开出10万元一期课程的天价。

  针对“求职训练营”乱象,求职人员要增强防范意识,不要盲目听信商家忽悠。如选择“求职训练营”,也要先查看对方是否具备相应资质,与对方签订合同,避免被坑骗。

  高校和相关部门也要看到,“求职训练营”火爆背后是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旺盛需求。高校需重视就业指导,打造专业化师资队伍,为大学生提供专业的就业指导服务。

  监管部门和平台,则需加强对“求职训练营”等机构的监管力度,不能纵容其通过虚假宣传等方式侵犯消费者权益。同时,要对相关不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加大违法成本,遏制部分商家非法牟利的冲动。

  总之,“求职训练营”不能成了“割韭菜营”。规范求职市场,更好保护求职者的合法权益,也才能促进行业长远发展。

  □戴先任(职员)

责任编辑:李桐

  公开信息显示,辛选集团由辛有志创立于2017年,已培养13位单场销售额破亿的主播,员工超4000人。多年来,辛选坚持普惠零售的理念,深耕以供应链为核心的直播电商业务,已成长为新零售新业态龙头企业。迄今,辛选已与7000多家国内外优秀品牌合作,助力近200个品牌销售额破亿,其中国货品牌近150个。

  目前,北京机动车尾号限行措施暂无恢复消息,北京市交管部门提醒,工作日通勤建议错开高峰,周二早高峰和周五晚高峰建议至少提前或错后半小时出行。

  <strong>围绕建设农业强国大局 紧盯“三农”重点工作强化监督</strong>

  过去一年,地区局部冲突不断,热战硝烟弥漫,乌克兰危机刺痛全球地缘政治神经;大国博弈加剧,冷战思维作祟,部分国家四处拉帮结派,威胁地区和平与繁荣。

  像李富宇这样的外科专家,一边承担着外科的工作,一边投入迎战新冠感染高峰的战斗。小儿外科副主任黄一东,上午刚做完本科室的一台手术,下午就以全科医生的身份,在发热门诊接诊患者。这一下午黄一东接诊了20多位患者。

  据统计,去年西班牙约有4744人因中暑及其他并发症死亡。此外,西班牙国内去年超过30万公顷的土地被野火焚烧,这是20多年来该国受野火影响范围最大的一次。(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王士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