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遭遇雷暴冰雹 本轮强对流天气威力为何如此大?如何避险?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20 04:13:38

  25日,长江中下游及江南等地,出现较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过程。浙江多地受到雷暴、大风、冰雹等影响。

  25日下午2点起,义乌市连续发布雷暴大风、冰雹黄色及橙色预警。下午4点左右,暴雨袭来,部分镇街下起冰雹,地面堆积起较厚的冰状物体,部分车辆的挡风玻璃、车身受损严重。

  由于冰雹短时、集中且形体大,截至26日11 点,当地三家主要保险公司,共接到冰雹灾害类车险报案2万多件。各保险公司通过开启绿色理赔通道、调配维修资源等方式,方便车主尽快用车。

  在金华武义、嘉兴海宁等地,还出现树木倒伏情况,武义县80多株树木倒伏,市政园林部门对断枝树木及时清理清运,目前道路已经恢复通行。

  在海宁市,树木倾倒后有汽车被压,手臂粗的树枝,插入了后挡风玻璃,消防队员及时到达现场进行救援。

  强对流突袭南方多地 威力为何如此大?

  本轮强对流天气的影响范围有多大,发展趋势如何?来看气象分析。

  气象分析师 刘超:昨日强对流突袭江南,强度同期罕见。首先是因为暖湿气流异常强盛,再加上冷空气南下,冷暖交锋碰撞,产生雷雨大风冰雹。预计未来一周,南方仍将有两轮强降雨,但强度不及上一轮。26-28日,北方遭遇今年第三次沙尘天气,新疆、甘肃、内蒙古西部到山西河北一代可能会出现沙尘天气,此轮沙尘暴核心影响时段是27日晚到28日。

  强对流天气频发,该如何避险?

  遭遇冰雹

  ■寻找遮挡物

  迅速进入室内或到坚固的遮挡物下躲避。如没有合适遮挡物,应背着风蹲下,双手抱头,保护头部、胸与腹部不受到袭击。

  ■ 远离易碎品

  躲避时要观察四周是否有容易掉落的危险物品,以免被砸到。同时注意远离窗户等玻璃制品,因为冰雹可能会砸碎玻璃,从而对人造成伤害。

  ■谨防触电

  躲避时要远离照明线路、高压电线和变压器,以防发生触电。

  遭遇短时强降雨

  ■低层住户切断电源

  预防居民住房发生小内涝,可在家门口放置挡水板或堆砌土坎。室外积水漫入室内时,低层住户应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

  ■积水中行走需谨慎

  如果身处室外,应立即停止户外活动回室内躲避。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贴近建筑物行走,防止跌入窨井或坑、洞中。

  ■行车绕开积水

  司机遇到路面或立交桥下积水过深时,应尽量绕行,不可强行通过。当汽车在低洼积水处熄火时,人不要在车上等候,要下车到高处等待救援。

  遭遇龙卷风

  ■在家中

  务必远离门、窗和房屋的外围墙壁,躲到与龙卷风方向相反的墙壁或小房间内抱头蹲下,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是躲避龙卷风最安全的地方。

  ■在车里

  开车向龙卷风的相反方向躲避,或立即离开汽车,到低洼地躲避。

  ■在户外

  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但要远离大树、电线杆、广告牌、围墙等。

  ■紧急情况下

  在电杆倒、房屋塌的紧急情况下,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电击人体或引起火灾。

  遭遇大风

  ■避开“狭管效应”

  走路、骑车时少走高层楼之间的狭长通道,因为狭长通道会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在通道中会加大,从而给行人带来一定的危险。

  ■小心高空坠物

  商家店铺要查看自家广告牌匾是否牢固;居民要自觉清理阳台上的物品,防止物品被风吹落;停车时最好停在离大树、广告牌、高楼等较远的地方;出行时不要紧贴老化的大楼或摆有杂物的居民楼行走。

  ■谨慎开车

  大风天气应尽量把车窗玻璃关紧,要与其他车辆保持比平时更远的距离;若驾驶货运车辆,要将装载的物资捆扎牢固,防止掉落砸伤行人。

  要注意戴口罩、纱巾等防尘用品,以免沙尘对眼睛和呼吸道系统造成损伤。

  发行规范方面,第一,发行条件上,发行收益凭证应符合组织架构健全、核心风控指标持续符合规定等条件,发行浮动收益凭证还应当具备衍生品交易业务资格。

  乌克兰局势恶化以来,美国和西方不断“拱火”,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据统计,仅美国一国,自拜登政府执政以来,就已向乌克兰承诺了总额约249亿美元的军援。

  嘎拉雄浩尔还向牧民发放了人畜共患病学习手册,结合手册内容介绍额济纳旗本地流行的布病、口蹄疫、禽流感等人畜共患病,通过讲述真实案例提升了牧民对规范操作和做好自我防护的思想认识。

  纐缬厚认为,日本政府当务之急应将对美关系从“从属”转变到“自立”,与亚洲邻国开展开放的外交,这才是日本安全保障之本。(新华网)

  二广高速公路已于15日20时启动冰雪天气灾害预警响应,自15日23时至16日8时,二广高速公路在广州方向九嶷山至丰阳路段9公里,实施预防性撒布融雪剂措施2次,保障过往司乘人员出行安全。

  此外,基于连花清瘟的组方和药理药效,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连花清咳片;治疗儿童感冒的小儿连花清感颗粒;以及目前急需的消杀防护类产品陆续研发上市,形成了庞大的“连花家族”。

林凯翔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