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邮政局发布2023年邮政快递业服务现代农业品牌项目

来源: 钱江晚报
2024-06-20 21:50:17

  2023年邮政快递业服务现代农业品牌项目呈现七个特点:

  一是覆盖地域广阔,金牌项目共涉及22个省(区、市)91个市(州),其中山东以24个项目位居第一;

  二是业务规模较大,金牌项目共产生快递业务量34.06亿件、业务收入163.76亿元,其中,江苏宿迁沭阳花木项目业务量再创新高,达4.13亿件,位居第一;

  三是服务品种丰富,金牌项目涵盖果品、畜牧业产品、蔬菜、药材及其制品、观赏植物、粮食及其副产品等品类;

  四是服务模式更优,快递企业主动适应直播带货模式对快递急速揽收、服务时效等提出的新要求,对揽收模式进行优化升级,成立专门揽收服务团队,提供更加“快、稳、准”的服务;

  五是服务链条延伸,部分快递企业不仅为农民提供寄递服务,还积极打造直播团队助力销售,构建生鲜产品线上销售平台;

  六是业务流程再造,快递企业加大农产品仓储和冷链投入,提前进行运力和物料储备,优化运输路径,精简中间环节,减少农产品损耗,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七是助力脱贫县发展,加大对脱贫地区的关注力度,打造出17个典型县级项目,主要涉及河北、内蒙古、河南、湖南、广西、四川、云南、甘肃、新疆等9个省(区)14个脱贫县、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农产品品类多达14种。

  林虎表示,邮政快递业服务现代农业金牌项目的确定,可以让社会各界看到行业与农村电商、与现代农业协同发展的成果;也可以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带动更多地区邮政快递企业深度服务农产品流通,进而形成更多更加优秀的解决方案。下一步,国家邮政局将指导各地邮政管理部门加强典型经验推广,让好的经验成为普遍做法,让有效的品牌项目成为广泛的助农举措 。同时,讲好行业故事,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介绍金牌项目,让一批金牌项目“立起来”,激发全行业更好开展服务现代农业工作,推动邮政快递更好成为农品出村、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有力载体,促进乡村产业高

  林虎指出,为落实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工作要求,进一步降低农产品出村进城物流成本,提升农村地区寄递服务设施建设,国家邮政局将持续实施“一村一站”工程,加快“一点多能、一站多用”的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设,让更多农民在家门口收快递、寄快递;鼓励快递企业加大农村地区投入,因地制宜、因企施策,统筹好企业自建网络与寄递共同配送发展,提升县域分拨中心自动化水平,引导农村快递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深入推进农村电商与快递协同发展示范创建工作,引导邮政快递企业在农产品出村进城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专家指出,近些年来,一些北方城市放松警惕,蓄滞洪区无序建设,住在行洪河道、堤坝附近的人,也缺乏防洪意识,比如在盖房时,可能会从土坝上取土,削弱堤坝的防洪能力。此次暴雨带来的教训是,地方要重视蓄滞洪区管理,建好安全区,防洪堤坝要达标。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向《中国新闻周刊》指出,要实现更精准的天气预报,需要资金和很强的技术能力,而且要精确到较小区域尺度,“目前还做不到这么精细化”。北方城市发生这种极端暴雨的频次较低,对于其形成规律,也缺乏相关历史数据的积累。同时,多位专家还提醒,预警也不能过度发布,最近几年由于频频发生一些突破“历史经验”的极端天气事件,一些地区的气象部门担心事后追责,日常发布预警的频次过高。这会给地方政府和公众造成“狼来了”的感觉,不利于真正发生灾害时的动员。

  “极端的情况不是没有。之前有一套北广家园的房子,报价1160万,980万就卖了。但这是捡漏,卖了就卖了,很长时间都不会再有。”张波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仁爱礁是中国南沙群岛的一部分,隶属海南省三沙市,是一座长15公里、宽约5.6公里的环礁。包括仁爱礁在内的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相关记载有文献可考。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郑州“7·20”特大暴雨洪涝灾害调查专家组组长张建云曾在2022年一次分享中提到,受地形、气候影响,华北平原是暴雨洪涝的敏感区和多发区,未来极端天气将增多。多位专家称,此轮华北极端强降雨背后,暴露出北方城市应对极端天气仍缺乏经验。

  “人都在,一切都会好的。”中图网在推文中说,“不仅仅是愿意帮我们的人都在,同时也是热爱纸质书的人都在,我们能共享的那个明天就还在。”

鲁冠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