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以实干开创大湾区更美好的未来

来源: 上游新闻
2024-06-21 09:57:52

  回望过去的2023年,粤港澳三地口岸全面恢复通关,“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政策落地,超20万港澳居民在粤工作……大湾区活力回归,粤港澳“一体化”跑出加速度。广东广大党员干部真抓实干,充分建设横琴、前海、南沙等重 大平台,为粤港澳三地民众培植幸福生活的沃土。

  “硬联通”是大湾区的骨血。当下,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热潮澎湃,广州白云站、汕汕高铁同日开通,“轨道上的大湾区”加速成型;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相继建成,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已成现实,基础设施的“硬联通”日益完备,湾区居民的生活半径被拓宽,人流物流的活力得到进一步提振。

  “软联通”是大湾区的灵魂。“硬联通”打破空间的阻隔,但要顺畅大湾区内信息流、资金流等要素的流动,“软联通”的对接必不可少。以广州南沙为例,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南沙创设“粤港月讲”新品牌,邀请内地和香港政商学界专家交流沟通,进一步推进粤港两地管理、服务、技术等要素的互联互通,与港澳协同推进制度创新。

  粤港澳三地人同饮一江水,共享岭南文化,本就是“大湾区人”,三地民众的“心联通”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强大牵引。横琴通过构建澳门同胞愿意听、听得见、听得懂的话语体系助推粤澳合作,深圳前海聚焦民生,为港澳青年提供就业岗位和生活便利,紧紧围绕“为民造福”目标努力,自会吸引港澳青年来内地逐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新年贺词中说:“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广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正是为了开创大湾区三地民众更美好的未来。

  气候问题一直被外界认为是在中美关系陷入低谷时期也可以且必须推进合作的一个领域。然而,去年8月,时任美国联邦众议院议长佩洛西不顾中方强烈反对窜访中国台湾地区,令中美关系一度陷入建交以来的“冰点”,中美之间的气候合作也随之中断。

  对于基辛格访华,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米勒18日对媒体表示,美国国务院已事先知悉基辛格将访问中国,但基辛格此次是以个人身份访华,并非代表美国政府。他还透露,美国现任国务卿布林肯上月访华期间已被中方告知基辛格将要访华。

  然而,经过半年的历练,陈乐认为,回乡创业并不适合自己这种既缺乏资金,又缺乏种植知识和技术的“小白”。这与前述研究的调查结论相吻合,报告指出,“新农人”较一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更突出的土地、融资、雇工、物流、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困难,还要面对家庭不理解、社会不认可、对农业不熟悉等自身问题。

  1971年7月9日,基辛格秘密访华,在北京和周恩来举行会谈,并就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等问题交换了意见。1972年2月,基辛格陪同美国时任总统尼克松访华,两国随后发布了《上海公报》,宣布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

  “城乡一体化,不应该是区分中心和边缘的一体化,而是平等的一体化。如果没有这个前提,仅靠一个个个体去解决这些问题,就会非常困难。要解决乡村的问题,包括城市青年的就业问题,都需要建立这样平等一体化的社会机制。”储朝晖提醒。

  据商务部消息,今后要办好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等一系列重要展会,支持企业境外参展营销,推动加快签证办理和国际航线复航增班。

郑协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