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技创新注入更强金融动力(财经观)

来源: 环京津网
2024-06-24 20:15:33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要全面提升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成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标高度适配的金融服务体系

  激励金融机构更大力度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的科技创新再贷款正加速落地。近期,中国人民银行与科技部依托“创新积分制”评价,遴选了首批近7000家符合条件的企业,向21家全国性银行推送。各银行快速响应,迅速行动,首笔科技创新贷款近日已发放。目前中国人民银行与科技部正在组织开展第二批32万余家科技型企业创新积分评价,遴选企业名单推送给银行,为科技创新注入更强金融动力。

  金融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之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迫切需要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科技创新和科技型企业。金融管理部门持续加强科技金融服务工作,设立支持科技创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稳妥推动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持续提升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不断畅通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血脉。数据显示,前5月,我国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科技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14.77万亿元、4.11万亿元、2.68万亿元,同比增长11.6%、15.9%、19.2%,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占各项贷款的比重进一步上升。与此同时,科创板、北交所建设和注册制改革深入推进,科创票据、科创公司债券发行规模持续扩大,我国已初步建成包括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创业投资、保险和融资担保等在内,全方位、多 层次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

  供需匹配,是畅通金融血脉的基础和前提。当前,金融有效支持全生命周期科技创新仍存在一些短板,科技创新的资金需求与传统金融供给方式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匹配,必须加快完善金融支持政策体系和配套机制,丰富金融支持工具,全面提升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成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标高度适配的金融服务体系。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银行业金融机构作用,引导银行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科技型企业的需求,针对性提供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金融服务。另一方面,要更好发挥资本市场作用,资本市场具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契合科技创新企业的“迭代快、风险高、轻资产”等特征,能够有效促进创新资本形成,赋能科技成果转化,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大有可为、空间广阔。开拓科技金融业务是金融机构实现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金融机构必须加快业务调整和服务升级步伐,把握科技金融发展的重要机遇,努力在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中实现自身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人民日报)

  在光伏屋面改造方面,东方雨虹在全国47个生产研发物流基地进行试点,一期工程涉及16个生产研发物流基地,总装机容量约54.7兆瓦,年均发电量约5621万度;二期工程覆盖12个生产研发物流基地,预计建设安装总装机容量约60兆瓦。今年8月,东方雨虹主办E-FACTORY体验之旅活动,组织客户、协会、媒体参观绿色生态工厂并见证了东方雨虹&德爱威杭州生产研发物流基地屋顶光伏电站落成。

  虽然七台河地处偏远,经济也不算发达,但这里诞生了杨扬、王濛、孙琳琳、范可新、张杰等多位冬奥冠军和世界冠军,斩获了世界级金牌177块(其中包括冬奥会金牌8块、特奥会金牌7块),国家级金牌535块,有16人次打破世界纪录。

  <strong>商家 宋女士:</strong>人流也回暖了,对于我们的小本生意也是一个很好的提升了。

  <strong>服务下沉</strong>

  <strong>笔试时间安排</strong>

  战友们,你们还好吗?当初稚嫩青涩的新兵有什么变化?踏着汹涌的海浪,记者再次登上了这个面积只有0.19平方公里的小岛。

游雅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