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成立第二家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采集/移植医院

来源: 第一财经
2024-06-26 04:47:53

  中新网呼和浩特11月15日电 (记者 张玮)15日,内蒙古自治区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采集/移植医院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揭牌,至此,内蒙古拥有两家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采集/移植医院。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始建于1958年,是内蒙古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医院之一。该院血液科创建于1972年,是内蒙古最早建立的血液病专科。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书记、院长赵海平介绍,2021年5月,该医院血液科成功开展内蒙古首例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截至2023年10月,3年内完成32例造血干细胞移植。

  “目前,医院已具备开展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采集、移植这项工作的设备及能力。”赵海平称。

  今年9月,内蒙古首家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采集/移植医院在赤峰医院揭牌成立,意愿血液内科的医护人员取得干细胞移植资格证书,医院再次对细胞采集中心进行环境改造升级,同时成立志愿者团队,为干细胞捐献者做好前期体检服务和采集过程中的保障服务。

  内蒙古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杨凤屹说:“今天,第二家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采集/移植医院揭牌,实现内蒙古东、西部各一家,这对于自治区造血干细胞事业发展、对提升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服务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内蒙古红十字会官方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内蒙古共有58739名红十字志愿者加入中华骨髓 库,162位志愿者实现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完)

  在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看来,近期各地生产生活逐步恢复正常,叠加稳增长利好政策不断出台,投资者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得以增强,推动市场回暖。从长期视角看,2022年10月底以来,市场便开启向上通道,在政策面、基本面、资金面等因素推动下,2023年A股开门红正“点燃”春季行情攻势。

  他介绍,养老机构要每天至少两次健康监测和每周两次核酸或抗原检测,做到老年人疑似新冠感染症状的“早发现”,以及养老机构阳性人员的“早发现”。落实老年人分类分级健康服务,为老年人配备必要的血氧仪和吸氧设备,做到老年人重症前期“早识别”。发挥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和定点协议医疗机构的作用,储备相应药物,通过远程或者上门服务,做到老年人诊疗的“早干预”。健全养老机构感染者的转运机制和就医绿色通道,提高转诊效率。

  付费监督形同虚设

  在与时俱进的年俗风尚里,中华儿女感受着绵延千年的心灵共振。各地喜迎新春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涌动着文化自信自强的澎湃力量,诠释着文化丰年的时代新韵

  村里人“顶牛”,如何解决?那阵子,米登瑞没少往三场村跑,他带着讨讨滩村和元大滩村的党员干部一起给村民做工作。同时,三村联合党支部会同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组成综合协调组,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13日电 据塔斯社报道,当地时间12日,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从概念上”支持提高征兵年龄的想法。

陈哲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