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游泳项目国家一级裁判 他用细心服务旅客安全出行

来源: 第一财经
2024-06-12 04:48:42

  中新网南宁6月11日电(吴晨)“担当游泳项目裁判,需要专心、细致、反应灵敏,才能对比赛作出准确公平的判罚;作为列车乘警,也要专注细致,才能贴心服务好旅客出行。”南宁铁路公安局南宁公安处乘警王利君10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当天17时,王利君正值乘T290次列车,从南宁前往北京。端午假期期间,旅客很多,值晚班的他,加大了车上的巡查力度。“假期期间旅客多,为了保证旅客出行安全,我必须反复巡查每节车厢。”王利君不断提醒乘客乘车期间做好安全防范:“独自乘车不要睡着了,有同行人员可以换着休息一下。”巡视过程中,他仔细留意着那些神态异常的旅客,有着丰富经验的他,能快速识别出“心怀不轨”的人。

  T290次列车是双警值乘列车,警组一般由“一老一新”组合而成。在夜间,两名乘警通常会分为上下半夜轮流执勤。但拥有多年刑侦工作经验的王利君,从事乘警工作半年来,一直主动要求担任夜班执勤工作。

  王利君人生经历丰富,他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游泳专业,并持有游泳项目国家一级裁判员证书,常常被邀请担当各大赛事游泳项目的裁判员。去年,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简称学青会)在广西举行,王利君有幸获邀参加学青会游泳比赛项目的执裁工作。这是他第一次执裁全国A级赛事,并见证了学青会游泳首金的诞生。

  王利君表示,裁判员工作对自己的从警生涯很有帮助。执裁游泳赛事,要观察运动员在比赛中有无犯规现象,并快速做出判罚。这需要裁判员观察敏锐,反应迅速,不能有一丝松懈。最长的时候,王利君需要保持近3个小时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除了优秀的专业能力,还需要裁判对赛事的严谨程度和对流程的精准把控,以及对执裁尺度和判罚标准的统一把控,做到公平公正。

  “裁判工作,敏锐是基础、公平是要求,二者缺一不可;公安工作也一样,既要有快速反应的能力,也要有秉公执法的信念。”王利君说。

  在调入乘警队前,王利君有10年的刑侦工作经历。而丰富的裁判经历,也让他在本职工作上有所启发。执裁与执法触类旁通,从执裁中获得的经验技巧,也让他在工作中得心应手。“裁判工作锻炼出来的敏锐反应,帮助我在开展刑侦工作时,总能快速地发现罪犯犯案时留下的蛛丝马迹。”王利君说,虽然现在转到了乘警岗位,但裁判工作经历和刑警工作经历,对目前的工作也很有帮助。

  今年42岁的王利君,曾是维护街面治安的巡警,干过特警,做过刑侦警察,也曾是用脚步丈量铁路线安全的线路民警。王利君称,执裁全国A级赛事万众瞩目,干刑侦工作惊险刺激,有成就感。如今作为一名乘警,没有了万众瞩目,也没有了惊险刺激,但直接面对的是千万往来的旅客,要做好这份工作,也并不容易。除需要守护旅客的出行安全外,更多的时候,是面对旅客的求助。这时候就需要耐心,也需要细心,才能服务好旅客。

  “现在出乘,案件少了,更多的时候,是给旅客提供帮助。帮助旅客抬行李箱,搀扶老人、儿童上下车,护送行动不便的旅客。”王利君说,我们给旅客多提供一份细心服务,旅客出行就多一份安心。

  “我喜欢这份工作,虽然平淡,但能守护旅客舒心出行,我也开心。”王利君说。

  端午节值乘在外,王利君对于不能与家人团聚略有些内疚。6月9日出乘前,母亲和妻子特意给王利君包了粽子。一对女儿也跟着奶奶和妈妈学习包粽子。“带着家人包好的粽子出乘,吃起来特别香。”王利君说。(完)

这些案例,以及那些来自街头、不拘一格天才们的即兴发挥,构成了世界杯的传奇,增添了我们不断猜想过程中的乐趣。

第二,从留学生到商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教育合作,为大批阿拉伯学生提供了来华机会。万隆会议之后,中国和埃及建立了外交关系,以互派留学生的方式加强交流。最早来到中国的四个埃及留学生,开启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互派留学生的合作,并且一直延续至今。很多留学生利用自己的双语优势,给自己国家的阿拉伯商人当翻译,在中国买货。有些留学生当了一段时间翻译后,就开了自己的贸易公司。随后,一批成功的商人开始资助自己的兄弟或者亲戚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并且帮助打理生意、拓展贸易网络。

卡塔尔世界杯北京时间11月21日至12月18日举行,完整比赛周期为28天。相较前几届比赛,由于正值主流联赛赛期,卡塔尔世界杯被称为最紧凑的一届,小组赛“一天四赛”更是家常便饭。

12月20日,世界杯落幕后,“欧罗巴号”将从多哈港启程,前往它的新母港迪拜,开启为期四晚的特别航次,这也是“欧罗巴号”的首航。从迪拜港出发,“欧罗巴号”将从这里开启7晚航线,造访邻近的现代化都市阿布扎比及萨巴尼亚岛,游客将有专属机会去探寻奇异的野生动植物,或是在洁白无瑕的沙滩上漫步,沐浴暖阳。在随后停靠沙特阿拉伯的达曼港口,游客们将有机会前往世界文化遗产艾赫萨绿洲。

“中国造”出征卡塔尔世界杯

更要命的是,赛后,当大批记者来到指定的媒体班车区,准备返回主新闻中心时,在媒体班车区内居然没有一辆大巴!当记者走到媒体班车区准备返回时,已是赛后过了半个小时,但直至22时都未能登上大巴。约300名各国和地区的记者都在等候,而当大巴车开进班车区时,媒体老记们也是乱作一团,抢着上车。那种画面颇像国内上班族清晨在公交站的情景,大巴车尚未停稳,老记们都跟着车一路追跑,等大巴车门一开,大家都抢着上车。而当记者乘坐的大巴车抵达主新闻中心时,已经过了23时,也就是比赛都已经结束了2个小时。

张嘉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