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笔科技创新再贷款已发放,32万家企业参与第二批遴选

来源: 新华社
2024-06-19 02:50:37

  科技创新再贷款加速落地,首笔已 发放。

  近日,人民银行发布消息,自今年4月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设立以来,首笔科技创新贷款已发放,后续其他贷款将陆续投放。

  2024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联合科技部等部门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其中1000亿元额度专门用于支持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型中小企业首次贷款,激励金融机构更大力度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启动、央行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后,多家银行第一时间出台专项工作方案并召开工作推进部署会。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与科技部依托“创新积分制”评价,遴选了首批近7000家符合条件的企业,向21家全国性银行推送。各银行快速响应,迅速行动,首笔科技创新贷款近日已发放,后续其他贷款将陆续投放。

  其中,4月8日,向浙江省首批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再贷款清单内企业浙江某新能源有限公司发放贷款3455万元,用于采购设备,该项目为金华地区首笔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再贷款项目,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超40亿元;6月17日,仅用2天时间即高效为浙江省首批科技创新再贷款清单企业浙江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发放贷款1000万元。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与科技部正在组织开展第二批32万余家科技型企业创新积分评价,遴选企业名单推送给银行。

  5月以来,人民银行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包,引导金融机构将信贷资源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引导金融机构精准发力“五篇大文章”。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分析,新的再贷款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了成本较低的稳定资金,有助于引导商业银行更好地做好五篇大文章,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助力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加强与科技部等部门的协同配合,优化创新积分评价指标,强化政银企对接,推动银行用好用足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将更多金融资源投向科技创新领域,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金融支持。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2023年亚洲经济增长最大的底气无疑来自中国。2023年,中国将会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随着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调整,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渡后,沉寂3年的消费需求有望逐步启动,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预计将会大幅超过过去3年的平均增速。投资需求方面,在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等激励下,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投资有望保持2022年的增长态势,令人担忧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预计将在2023年上半年完成筑底后温和复苏。保持了2年较好增长势头的进出口贸易,虽面临诸多外部环境不确定的挑战,也迎来了跨境人员流动增强、跨境商品检验检疫效率提升等利好,应能保持大体稳定。摩根士丹利在2022年12月中旬将中国2023年的经济增速预测值从之前的5%上调至5.4%,充分显示了对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作为亚洲最大的经济体,中国经济增长的回升不仅直接拉升了亚洲经济增速,更为亚洲和世界各国创造了巨大的新需求,给各国商品出口、旅游复苏、投资收益等带来巨大的增长机遇,价稳质优的中国制造商品也为各国抗击严重通货膨胀注入充足的信心。

  “在理性的市场下,放开了车险自主定价系数范围,对市场的盈利水平影响不大,因为保险公司会根据车辆的风险和自身经营能力给出合适的保费价格。在非理性市场下,有可能导致保费走低,车均保费降低,导致赔付率恶化。”在徐昱琛看来。

  “像体重这么低的早产宝宝,要正常活下来需要经历呼吸、循环、黄疸、感染、喂养、消化等重重难关,任何一关出差错都将直接影响宝宝的存活。”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张利华说。

  寒冬腊月,人们在雪场纵情飞驰,在冰场嬉戏玩耍,大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不断升温。2022年12月下旬以来,全国各地雪场冰场纷纷开门营业,人们充分享受冰雪运动乐趣。

  水路发送旅客46.7万人次,环比增长12.3%,比2019年同期下降50.0%,比2022年同期增长22.6%。

  黄卫挺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具有特殊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吸引和利用外资将为稳增长提供动力,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继续贡献力量;另一方面,以积极态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也给外资获得中国发展红利提供了机遇。

柳坤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