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看大陆:山东枣庄北辛文化灿烂繁荣、蔚为壮观

来源: 青瞳视角
2024-06-22 23:48:21

  中新网北京11月3日电 台湾《经济日报》近日发表了介绍山东省枣庄市的报道,梳理了当地北辛遗址和北辛文化的历史。

  报道指出,北辛遗址位于枣庄滕州市官桥镇北辛村,面积约5万平方米,其年代距今约7300至8400年,是在黄淮地区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创造了16个文化之最、文明之源。

  北辛文化遗址公园分为两个区域:北辛文化馆和北辛遗址保护展示区。

  矗立在北辛文化馆前的雕塑,造型取自1978年在北辛遗址考古出土的北辛鼎,其为7500年前母系氏族社会繁盛时期的典型陶器,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盖鼎。馆内展览图文并茂,介绍了北辛遗址的发现和发掘、北辛文化的命名与意义、北辛遗址的文物及其历史文化价值等。

  北辛遗址保护展示区位于文化馆南侧,进入展示区,最先看到的是高大的石牌坊、文物保护碑和“北辛文化遗址”纪念碑,沿小径西行,可见多处复原的半地穴式茅草房屋。

  与世界上多数著名文明起源地相似,北辛文明也是傍水而生、靠水而兴。薛河是枣庄滕州地区的母亲河,孕育了灿烂的北辛文化和这里的农耕文明。薛河故道南岸是丘陵与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东依龙山、北临薛水,可耕、可猎、可渔,为北辛先民提供了适宜的定居 条件。

  北辛遗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1964年沿薛河两岸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的,1978年秋至次年春,经过两次大规模发掘,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骨器、蚌器和角器等,经科学测定,距今约7500年至8400年,是大汶口文化的源头。

  在北辛遗址的发掘过程中,发现居住区有明显的柱础痕迹,这表明当时的房屋是半地穴式、有墙有顶的茅草房,能够遮风避雨,且冬暖夏凉。同时,居住部落周边有壕沟,以防止野兽的侵袭。

  北辛遗址创造了16个文化之最、文明之源:最早的部族部落、最早的农耕文明、最早的家庭养殖、最早的渔业生产、最早的制陶工艺、最早的文字符号、最早的厨房革命、最早的穿衣文明、最早的酿酒技术、最早的丧葬礼仪、最早的房屋建筑、最早的母系氏族、最早的古薛文化、最早的城邦文化、最早的大汶口文化等。(完)

  前几年的潮流,是除夕夜去饭店“搓一顿”,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热衷在家做年夜饭?

  据悉,从1月8日起,友谊关口岸每日出入境车辆在1200辆次左右,基本回升到疫情前通关水平。(完)

  <strong>焕新颜,湖区生态</strong><strong>“</strong><strong>大</strong><strong>变身</strong><strong>”</strong>

<strong>  能源安全 守住民生用能底线</strong>

  丹霞山摩崖石刻位于广东全省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山,地处韶关市仁化县境内。自唐宋以来,众多文人墨客在丹霞山留下诗词文章328篇,摩崖石刻68题,内容包括题字、题名、题记、题诗、碑文、游记等。石刻主要镌刻在赤红色的砂岩石壁,与赤壁丹崖交相辉映,形成了独特的人文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奇特景观,是研究当地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2013年3月,丹霞山摩崖石刻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和前两年春节一样,林宫范今年也在大陆过节。他向记者表示,自己和弟弟从初中开始就常独自出行,家人彼此习惯聚少离多,对于在外过年,父母认为“开心就好”。春节这些天,他的想法也是“去玩”。

李奕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