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航天梦 中法航天文化交流活动举行

来源: 第一财经
2024-06-24 12:18:17

  中新网西昌6月23日电 (国璇 张未)“由于你们都就读于‘航天学校’,我相信你们非常愿意了解中法天文卫星的目标和科学原理。”在23日于西昌航天学校举行的中法航天文化交流活动上,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主席菲利普·巴蒂斯特(Philippe Baptiste)向该校学生寄语。

  6月22日15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中法天文卫星(SVOM)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的托举下升空,随后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圆满完成。该卫星是中法两国联合论证研制的空间科学卫星,是迄今为止全球对伽马暴开展多波段综合观测能力最强的卫星,将对伽马暴研究等空间天文领域科学发现发挥重要作用。

  中法天文卫星倾注了中法两国科学家和工程团队近20年的心血和努力,是两国航天合作和深厚友谊的生动见证。中国国家航天局总工程师李国平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60年来,中法两国航天合作源远流长,在海洋卫星、通信卫星、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卓有成效,为深化中法合作友谊,助力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此次交 流活动是中法之间科技与文化的同频共振、梦想与追求融合发展的重要体现。

  活动现场举办了赠书仪式,中国国家航天局向西昌航天学校赠送《航小梦太空探险队》绘本,法方向西昌航天学校赠送《中法天文卫星SVOM诞生记:寻找伽马射线暴》漫画书,共同为中小学生提供丰富、精彩的航天科普知识,学生代表发表感言并向中法代表回赠传统非遗纪念品。

  “很高兴向西昌航天学校的学生赠送这本书,希望这能进一步提高孩子们对航天工程和空间科学的兴趣,同时也能让你们领略法国及其文化。”巴蒂斯特说。

  本次活动由中国航天基金会、中国国家航天局新闻宣传中心和西昌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活动期间还设置了参观西昌航天学校、体验茶艺文化及非遗文化、欣赏航天画展示、观看彝族舞蹈才艺表演等环节,促进中法双方多元文化交流。(完)

  “在12项关键核心技术当中,低氧稀土钢的成功研制是关键中的关键。”李殿中告诉记者,1吨钢中只需要加入100克左右的稀土,成本只增加了十几块钱,但疲劳寿命却可以提升一个数量级。与不加稀土的轴承钢相比,该稀土轴承钢拉压疲劳寿命提高40多倍,滚动接触疲劳寿命提升40%,有效解决了稀土钢工业应用中的瓶颈问题。

  高标准农田“谁来建”?郭永田说,高标准农田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项目由县级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开展,包括制定县域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建立项目库、组织项目实施等工作。同时,积极支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组织和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建设高标准农田,鼓励通过以工代赈等方式引导农民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

  年货地方特色足

  身高1.67米的黎明,是国少玉溪集训营里的几名小个子球员之一,也是U17亚预赛上攻防转换的枢纽。用主教练杨晨的话说,“作为前锋与后卫之间的桥梁,黎明在后腰位置上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国少集训期间,他既是训练场上以身作则的样板,又是队友和主教练沟通的桥梁。

  <strong>南部战区陆军“老山</strong><strong>旅</strong><strong>”某边防连列兵 张锐</strong><strong>铭</strong><strong>:</strong>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界碑,也是我第一次摸到界碑,虽然一路上经历了许多坎坷和困难,但是来到界碑的这一刻,我感觉一切都值了,这也更加坚定了我矢志报国的决心。

  推动现代服务业“扩量提质”。实施生产性服务业百企升级引领计划,新认定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农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推进国家智慧港口建设试点,补齐航空物流短板,构建现代流通体系。

黄宗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