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成功修复千余部古籍 数字化保护兼顾“藏与用”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2024-06-24 20:03:45

  中新网长春4月27日电 (记者 郭佳)55岁的张奇是吉林大学图书馆古籍部修复师,眼下正在修复《王氏族谱》。25年来,他已修复100多部古籍。

  吉林大学图书馆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现藏古籍约3.7万部,共计约40万册(件),其中有6000余部善本书。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馆古籍修复工作从未间断,成功修复古籍已超千部。

  古籍修复看似浪漫,实则有些枯燥,一般包括配纸、清点、标叶码、补洞、溜口、喷水、压平、折叶、剪齐、锤平、压实、上纸捻、护叶、封皮、打眼、定线、贴书签等十几道工序,修复一本短则几天,长则数月。

  古籍修复要“对症下药”,不可盲目进行,不同破损类型有不同的修复方案。一经修复,保存得当,可传承千年。“古籍修复不是翻新,要修旧如旧,最大程度恢复书籍的原貌。”张奇说。

  中国是世界上保存古籍文献最为丰富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现存古籍总量达5000余万册(件)。中国于2007年启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使古籍保护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吉林大学图书馆古籍部主任王丽华介绍,在国家政策助推下,该馆在修复保护、数字化、整理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有长足进步,近十年来已修复古籍约2万叶(古籍纸张一般沿版心对折,空白面朝里,文字面在外,叠起来装订,称为“筒子叶”)。

  古籍具有特殊性,作为文物必须保护,作为文献必须为读者所用,二者存在矛盾。王丽华介绍,数字化是目前最好的保护办法,该馆已经完成古籍数字化8.6万叶。

  家谱文献、金石拓片、明清诗文集是吉林大学图书馆藏书的三大特色,其中颇受外界关注的是家谱文献,每年都有许多海内外人士来寻根问祖。“说实话,解答这些咨询的工作量很大,但数字化和影印出版能解决这个问题。”王丽华说。

  王丽华介绍,古籍数字化已经列入吉林大学图书馆的重点工作,一期项目接近尾声,古籍在线阅读平台即将与读者见面,二期项目已进入招标采购阶段。随着数字化工作的不断深入,古籍整理研究工作也将步入数智化时代。(完)

  值得一提的是,双方通话持续了1个小时。乌克兰总统办公室评价中乌元首通话“长时间且有意义”;乌总统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相信与中国领导人的通话以及乌克兰驻华大使的任命“将为我们双边关系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

  与此同时,当地购房者置业态度日趋理性,全区比价,只有实质性降价才会被吸引。张罗介绍,淄博楼市已经很少有火爆场景,加之目前市面上库存多,楼盘多,现在的生意并不好做。

  大熊猫“小丫”因为有两个可爱而潦草的“丸子头”走红网络,被许多网友喜欢。近日,网传“小丫”因尿毒症去世,引发关注。29日,陕西省林业局相关人士回应上游新闻记者称,“小丫”的确因尿毒症于去年6月去世。

  今年一季度,常州、烟台GDP分别为2184.2亿元、2246.18亿元,增速分别达到5.7%、5.4%,均跑赢全国平均水平。

  无论是在城镇非私营单位还是在私营单位中,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水平第一的都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行业平均工资水平下降。

  之所以有这样的固定搭配,是因为炭是锦州烧烤的灵魂。相比电烤,炭烤(虽然不健康)火力旺,在燃烧过程中散发炭香,把肥肉烤得滋滋冒油,外焦里嫩,羊肉串就有了灵魂。

刘湘火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