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4月1日入汛!天气如何,怎么防范?

来源: 新浪财经
2024-06-18 03:12:56

修理工的真实调教松下纱荣子「オールナイトの映画でも観ますよ。しばらく映画なんて観てないから」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遗址价值发掘与阐释,持续擦亮‘海岱考古’品牌,为实证中华文明作出山东贡献。”王磊说,2023年,该省将大力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山东课题研究,继续实施跋山遗址、岗上遗址、城子崖遗址、琅琊台遗址等考古发掘,以及“来远”舰水下调查等重大考古项目。支持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创建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创办《海岱考古》专业学术期刊。z76onzP-JBbky9rkAtySPQm1rvt-我国4月1日入汛!天气如何,怎么防范?

  文/陈溯

  4月1日,我国进入汛期。

  水利部1日消息,依据《水利部关于明确汛期阶段划分有关事项的通知》,确定今年入汛日期为4月1日,与多年平均入汛日期一致。

  近年来,我国汛期极端天气多发,洪涝灾害频发,给民众财产安全带来较大威胁。今年汛期天气情况如何?公众应如何加强防范?

  气候变化加剧汛期洪涝灾害

  汛期指河流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水、融冰化雪,引起定时性水位上涨的时期。汛期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大、最集中的时期,虽带来丰富的水资源,但容易引起洪涝灾害。

  近年来,气候变化影响日益显著,我国汛期颠覆传统认知的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水旱灾害呈现趋多趋频、趋强趋广的特点。

  2022年汛期,珠江流域连续形成2次流域性较大洪水,北江出现1915年以来最大洪水;长江流域出现有完整实测资料以来最严重的气象水文干旱,中旱以上日数为77天,较常年同期偏多54天。

  2023年7月底8月初,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华北、东北相继出现极端暴雨天气,海河流域发生60年来最大流域性特大洪水,松花江流域部分支流发生超实测记录洪水,造成黑龙江、吉林等地受灾严重。去年洪涝灾害共造成5278.9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失踪309人,倒塌房屋13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445.7亿元。

  今年汛期情况如何?

  据气象部门和水利部门预测,今年汛期中国或旱涝并发、涝重于旱,全国七大江河均有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水,部分地区可能发生阶段性干旱。

  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表示,预计2024年夏季,我国东部降水总体偏多,涝重于旱,长江流域、太湖流域、淮河流域、松辽流域、海河流域、黄河流域中下游可能出现较重汛情。

  全国大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华东南部、华中南部、华南、西南地区南部、新疆等地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可能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台风的总体强度偏强,活动路径以西行和西北行为主,主要影响我国华南东部和华东沿海地区,可能有1—2个北上台风登陆或严重影响我国。

  汛期公众应注意什么?

  伴随着今年汛期的开启,水利部会商研判汛期形势和当前雨水情,安排部署重点工作,1日起实行24小时防汛值班值守,有关流域管理机构和地方水利部门按照相关规定迅速进入汛期工作状态。要求各地水利部门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目标,严格落实各项责任制,确保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做好云南、四川等地抗旱保供保灌工作,保障用水需求。

  面对极端天气日益频发的形势,公众在汛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及时掌握灾情预报

  公众应密切关注天气情况,了解灾情预报预测,准备生活必需品,做好防洪保护。

  2. 避免危险活动

  若遇到灾害性天气尽量不要外出,已出门在外的要寻找安全地带避灾自护。不到易发生山洪(河溪边、沙滩,低洼处)区域游玩逗留,不到易发生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危险区域或危房里活动停留,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霎时间,大家不是在“哈哈哈”,就是在调侃他是“搞笑男” ,李健对此哭笑不得。他表示,其实这并不是一个玩笑,而是对战友的真挚寄语。

  中共中央在新年过后举办专题研讨班,一般以学习贯彻上一年度的党代会或全会精神为主题。今年是习近平第10次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主讲“新年第一课”。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这堂面向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的第一课,也被称为“开局之年第一课”。

  应对超预期因素影响,党中央及时作出稳经济一揽子部署,各部门各地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正是充分调动了各方积极性,有效激发了经济韧性与潜力,最大程度稳住基本盘。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