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孙甘露:文学写作要永远抱有学习的心态

来源: 封面新闻
2024-06-24 01:38:24

  中新网上海12月10日电 (记者 陈静)“文学写作是一生的事业,要永远抱有一种学习的心态,永远在路上。”著名作家、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院长、第十一届茅盾文 学奖获得者孙甘露10日对记者表示。

  据悉,第十五届中融华语原创文学大赛暨第七届上海市大学生原创文学大赛颁奖典礼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孙甘露是终审评委之一。他表示,十五年来,大赛始终坚守文学初心,推动文学创作融入更广泛的社会生活。孙甘露认为,担任评审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在评审过程中,可以深切感受年轻一代的文学创作能力和思想教养,可以看到未来文学发展的希望。

  中融华语原创文学大赛冠以徐中玉、钱谷融两位文学大家“中”“融”之名,以小说为体裁,主题不限,面向海内外文友征稿,鼓励有志于创作的文学爱好者体察社会现状,通过想象抵达真实,为世间谱写文学画卷。本次大赛由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作家协会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曹友谊表示,华东师范大学不仅培养了一批知名的专家学者,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作家,形成了独特的华东师大作家群。中融华语原创文学大赛暨上海市大学生原创文学大赛在举办过程中,始终坚守“中融”精神,关切民生现实,传递人文关怀,积极开拓新时代文学进程,探寻文学创作的多样性,展现新时代人们文学创作不断高涨的热情和文学界未来无限发展的希望。

  据了解,大赛自2023年4月开始全面征稿,截至6月30日,收到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涵盖社会各界人士,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陕西、四川、贵州、湖北、湖南、江苏、安徽等中国多个省市的优质稿件。参赛者年龄最大为60岁,最小为13岁。

  为确保大赛的公平、公正,第十五届中融华语原创文学大赛暨第七届上海市大学生原创文学大赛设置三轮匿名评审环节,每个环节都从思想文化内涵、文字表达、作品艺术性、小说感染力等方面进行综合打分。在终审环节,大赛邀请著名批评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陈晓明,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教授、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李洱,著名批评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李敬泽,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邱华栋,著名作家、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院长、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孙甘露担任评委。

  第十五届中融华语原创文学大赛评选出获奖作品19篇,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6名,入围奖10名。第七届上海市大学生原创文学大赛评选出获奖作品4篇,其中二等奖1名,三等奖3名。

  据了解,中融华语原创文学大赛不仅打造了一个文学创作交流的高质量平台,更成为联结无数文学爱好者的记忆纽带。今年正值中融华语原创文学大赛举办十五周年,十多位往届获奖选手通过视频的方式回忆了他们与中融华语原创文学大赛和华东师范大学之间的牵绊和缘分。

  第十五届中融华语原创文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朱禹同(笔名:牧小江)从孙甘露手中接过奖状、奖杯,非常激动。她表示,一个“阅读文学、谈论文学、敢于创造文学”的环境,对于青年创作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尽管在生活经验、眼界阅历等方面,青年创作者与成熟作家还有一定距离,但仍然可以充分调动个人经验,从书本上学习、从梦境中获得,让感性觉知层面异军突起,在弹性十足、高密度的想象力中把文字搭建。

  据了解,为推进文学教育与文学创作的发展,为社会培养一批文化素质突出、创作能力出色的青年写作人才,2018年10月30日,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在华东师范大学成立。2022年,“创意写作”专业增列为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华东师范大学创意写作专业率先成为全国创意写作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23年,中国大学创意写作联盟成立,秘书处设立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

  “15年前,华语原创文学大赛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埋下一粒种子。15年后,它已然成长为一棵结满了海内外文学爱好者累累硕果的创作之树。未来,它将继续携手上海市大学生原创文学大赛更深入地扎根中国大地,深入民生民情,向着更为广阔的文学创作天地蓬勃生长。”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文贵良指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有着悠久的理论研究与文学创作并重的传统,华东师大作家群也蜚声海内外。第十五届中融华语原创文学大赛暨第七届上海市大学生原创文学大赛是许多参赛者文学创作的起点或重要一站。(完)

  监制|刘鑫 李海锋 席罗曦

  近年来,在“缺芯”倒逼下,我国汽车芯片设计有了快速进步。不过,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坦言,如何迈过芯片这道坎,仍然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坚持“育引并举”,丰富载体平台。大力创新“育引并举”的方式方法,构建“校—院—学科”三级联动的人才引育体系,不断健全有利于人才成长与聚集的体制机制和环境氛围。进一步拓宽视野,充分发挥行业特色优势,促进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创设校内外相互联动、国内外相互交流的运行机制和协调机制,为教师搭建起业务培训、素质提升的高端平台。

  让我们走近3个由科研工作者组成的家庭,了解他们的家教故事,感受他们的家风魅力……

  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底,共向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484亿元,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259亿元。力度更大,速度更快,精度更高,社保“缓返补”政策助力下,2022年稳就业取得积极成效。预计2022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将达1200万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县林草、畜牧部门鼓励和引导牧民发展舍饲养殖。在欧拉镇欧强村的拉地唐草原,牧民昂青加布正在给种羊投喂精饲料。“目前存栏120只羊、47头牦牛,家里的草场不够吃,每年要从外面采购80多吨饲料、饲草。”昂青加布说,舍饲养殖牧户不受载畜量限制。

林国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