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 天价咨询靠谱吗?

来源: 东方财富网
2024-06-25 16:04:42

  高考志愿填报 天价咨询靠谱吗?

  教育部多次提醒考生和家长切勿轻信不实信息

  本报记者 王蔚

  网上咨询步步收费

  花大约18000元就能获得直播间里的一个“高考志愿填报”咨询名额。没想到名额开售仅1分钟,就有两三万人涌入抢报“资深权威高考指导师”的App咨询课程,约3小时后就有消息传出,已有上万人报名成功。普陀区一名男生考了511分,家长唐先生对记者说:“孩子的这个成绩说白了考211以上高校是不可能的,但如果直接落到本市的二本院校,又觉得不是滋味,毕竟这个考分比大多数二本高校的录取线可能要高出一大截。有没有热门高校的冷门专业可以捡漏?有没有坐高铁两三个小时就能到达的外省市高校可以选?我们也吃不准,很想找专业平台帮忙分析一下。不过,当我们查到这个直播间后又有些犹豫,担心不靠谱。你想,一个咨询师如果接50个单,上万人报名成功,就需要约200名咨询师,而且还是资深的、权威的咨询师,这怎么可能?会不会拉一些大学生来应付?恐怕谁也说不准。”

  昨晚,记者在手机应用商店搜索“高考志愿填报”App,至少有20个。这些App的下载量参差不齐,少的几百次,多的已经被下载了几十万次。记者接连下载了两三个,点进去后看到首页就是各种“套餐价”,都在标榜“服务考生大优惠”。有一款App分为“基础版”“完整版”和“跃进版”,这几天推出了大酬宾价。其中,“各高校招录数据查询”“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选一’”“投档方向分析”等,每一步都要付费。

  App还算是“明码标价”的,最“坑”考生的是那些虚假网址链接。骗子利用家长的焦躁情绪,通过伪基站群发短信并附有一个网址链接。不少考生及家长收到此类信息后,没有多想就点开链接,输入考生姓名、身份证号、考号、手机号、银行卡号等信息,然后手机便会被偷偷植入盗取网银的木马软件。针对这样的骗局,教育部连续多年发布预警,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谨防“高价志愿填报指导”诈骗陷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还将会同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开展高考志愿填报服务专项治理。

  咨询平台形成产业

  “对于天价高考志愿填报一对一服务,支持的认为这是正常的市场行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质疑的认为这是利用家长的焦虑,把客户当韭菜割。”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说,考生填报志愿时与其信所谓的“专家”,还不如信自己。

  据悉,我国目前共有1850余家企业的名称或经营范围里含有“志愿填报”字样,年市场规模可达近10亿元。这些企业大多注册为教育咨询公司、科技信息公司等,有些还申请了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专利。这些年,“基于大数据分析”又成为这些公司的新卖点。甚至有不法分子混迹其中,假冒“权威专家”,自称掌握“内部大数据”,利用中介、网站或App等指导考生填报志愿,进而骗取钱财。

  那么,所谓“基于大数据”是不是真的就靠谱呢?有高校招办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约2800所,其中本科院校约1300所,开设了800多个本科专业。各校有各自的报考和录取规则,同样名称的学院(系科),专业方向也是千差万别的。特别是全国高校并没有完全联网,更不要说所属的二级学院、三级系科了,所谓“大数据”也就是各校在网上公布的专业目录、招生计划、往年各专业最低录取线等有限的一些数据,对考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根本不能作为“一对一”精准指导的“数据库”。

  值得关注的是,商业性的网络在线咨询竟然还带动了相关培训热的出现。某“高考填报志愿指导师”训练营向社会公开招募,年龄最高可达60岁,培训方式均为线上学习,仅3天就能结业,且承诺只需参加1门考试,题型仅为选择题,通过率高达90%以上,证书终身有效,将来从业“收入可观”。然而,据记者了解,我国无论是教育、工商还是科技管理部门,都没有颁发过所谓的高考志愿“咨询师”“规划师”之类的资格证书,网络平台上大多是“草台班子”。记者调查发现,从在线填报志愿咨询到“指导师”培训,其实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举办这类培训的大多就是那些个从事高考咨询服务的信息公司,那些“持证”的“指导师”反过来又被这些公司招录为兼职员工。平台负责接单,然后发包给“指导师”,再将他们包装成所谓的“资深专家”“权威规划师”“金牌高考志愿指导师”等。

  生涯教育不可或缺

  熊丙奇表示,天价志愿填报服务的背后,是学校生涯教育与升学规划指导的缺失,最为关键的原因是,一些教育部门、学校没有尽到对学生的生涯教育、升学指导规划的职责。不少学生、家长有选择学校、专业的困惑,这就给天价咨询提供了市场。

  照理说,最了解每个学生真实学习情况、个性特长、发展前途的是高中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但是,事实上高中学校最关心的往往是“清北复交录取人数”“985、211上线率”以及“本科率”等指标性数据。至于学生是不是进入了适合的高校、适合的专业,与高中学校不会有什么利害关系。几年前,沪上一所名牌高中的一位尖子生高考时考出了极高分数,对医学专业向往已久且志向坚定,结果不听学校“劝阻”填报了医科院校,而没有按学校的要求填报“清北”。此事惹得校领导大为光火,班主任虽然理解学生的做法,但遭到了学校批评,认为他的工作不得力,“白白浪费了一个清北名额”。

  熊丙奇说,我国从2014年启动新高考改革,扩大了学生的学科选择权。本来,按照高考改革的要求,各中学要对学生进行生涯教育与选科指导,引导学生在高一时就要根据自己的学科兴趣与未来职业兴趣,确定初步的升学目标,能比较准确地定位报考什么大学、选什么专业,以及根据这一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高考科目组合。然而,不少中学并没有开展这方面的教育与指导,导致不少学生在填志愿选择大学和专业时没有明确目标,也不知道自己对什么专业感兴趣。在咨询时,考生和家长问得最多的问题往往只是“高考大概考多少分,可报考什么大学、专业,什么专业好”。针对这样的提问,那些能简单明了地给出可报什么专业不能报什么专业答案的“网红指导师”,很容易受到相当一部分家长的追捧,以为获得了明确的咨询结果,而且还很具有操作性。其实,这样的咨询看似面面俱到,实则也只是泛泛而谈,更不要说什么精准和个性化的指导了。

  有教育专家提出,高中学校应该成为开展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的主阵地,建议进一步加强对高中教师的培训,把包括志愿填报指导在内的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明确列为高中的日常教育任务之一。

  专家意见

  用好 权威渠道发布的信息

  市教育考试院负责人提醒考生和家长,本科阶段各批次的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方式可见《上海市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实施办法》。

  此外,市教育考试院编写的《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作为填报志愿的重要指导,为广大考生提供了每一所在沪招生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计划情况,还有相关的录取要求等,考生和家长务必认真研读。建议考生结合已出版的《2022—2023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各专业录取人数及考分》,对照各高校以往在沪录取情况,按照个人兴趣爱好,综合研判后进行志愿填报的考量和选择。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在河北石家庄,当地启动特色街区购物节,市、县两级政府投入1.041亿元,以发放惠民消费券或补贴的形式开展促销活动,参与企业及门店超过3000家。

  “张孃孃,你血压控制得还可以,注意饮食要清淡些,少油少盐。”社区医生曾玲莉总是给张超英打电话,叮嘱几句。张超英告诉记者,经过社区医生的治疗,她的身体比以前好了很多,“现在,我也非常注重锻炼身体,还是社区舞蹈队队长呢!”

  二、北方地区

  他强调:“因此,我们能做到的就是教育每一个人,尤其是教育我们的长者如何避免被诈骗。”他透露,他和参议员杨驰马(Matt Haney)办公室将在下周举办相关网络研讨会。

  “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中提及在印尼发现的千年沉船“黑石号”。印尼国家博物馆珍藏有几件特殊的文物,它们便是“黑石号”沉船搭载的唐代“外贸商品”。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奇谭》绝不是一部“往回看”的作品。《小妖怪的夏天》从全新的角度切入国人耳熟能详的《西游记》故事,不仅挖掘了“邪不能胜正”的根源,还用幽默、风趣的姿态阐释了当代职场的运行规则与生存诀窍,正如本片导演於水所言:“小猪妖是我们每一个。”同样,《林林》讲述了人与自然如果不能和谐相处,人类如果秉持非善即恶、非人即妖的狭隘观念,就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片尾猎人之子与林林隔河相望的情景,让人记忆深刻、过目难忘。对传统志怪小说中人与妖浪漫故事的升华和改造,也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深刻反思。

陈淑枝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