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长海底道路隧道开启盾构穿海作业

来源: 齐鲁壹点
2024-06-24 02:09:42

  在海面之下95米处挖隧道,隧道承受的最大压力相当于在指甲盖大小的面积上施加12公斤的重量。这样做要面临哪些挑战?如何破解难题?

  近日,黄海之畔,山东港口青岛港码头内,随着“海天号”盾构机缓缓转动刀盘,胶州湾第二隧道南线主线隧道开始盾构掘进。此举意味着世界上建设规模最大、长度最长的海底道路隧道主体,正式开启盾构穿海作业。本次工程由青岛国信集团投资建设,中铁十四局集团负责施工。

  据悉,胶州湾第二隧道为主线隧道加中间服务隧道形式。其中,隧道长14.37公里,海域段长9.95公里。该隧道兼具客运与货运车辆跨海通道的功能,设计使用年限100年,设计行车时速80公里。

  胶州湾海底地质条件复杂,该段隧道最大埋深95米,水土压力巨大。“海天号”盾构机始发即入海,需长距离穿越复杂多变、软硬不均及断裂带地层。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曲立清向记者表示,上述复杂地质条件考验着盾构机的性能,容易造成刀盘刀具异常磨损,导致掘进效率低下。

  中铁十四局集团胶州湾第二隧道项目盾构经理陈宗凯介绍:“该工程总开挖土石方量超过600万立方米,超越日本青函海底隧道和英法海峡隧道。为目前世界海底隧道建设史上规模最大的海底隧道。”

  相关专家介绍,“海天号”盾构机在刀盘形式、刀具类型、耐压耐磨能力等方面进行了针对性设计和优化。“海天号”整机总长142米,总重5166吨,掘进总长3255米,配备了伸缩式主驱动、开挖仓监视系统等一系列智能系统,采用短螺旋输送机+碎石箱+碎石机的设计,有效减少因前舱渣石堆积造成的滞排风险。“海天号”盾构机还对多项先进技术进行融合和针对性设计,大幅度提高了盾构机的施工安全保障,确保安全、快速、高 效完成施工任务。

  此后三年多,陈梦家对美国各地博物馆、美术馆和私人收藏的中国古代铜器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前往欧洲寻访,时常委托耳目灵通的文物商人寻找线索。1947年7月,陈梦家回国之前,终于完成记录了850件青铜器的《美国所藏中国铜器集录和中国铜器综述》,将书稿与照片交给了哈佛燕京学社。

  浙江省多市也在节后“动起来”。在宁波,市县联动共组织43支“小分队”、超200家次优质企业,携超3万个岗位需求,分赴安徽、江西、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河南等12个省份50个县级劳务输出地密集开展赴外劳务招聘行动。舟山市也组织了19家企业、携1133个岗位分赴四川达州、云南保山开展为期6天的劳务协作、招工引才活动。

  玉米的基本自给

  “三十的火,十五的灯。”元宵节是一年中灯火最旺的时节,闹花灯是元宵节的传统习俗。相传,其兴起与佛教有关。灯明在佛法中是智慧、希望和美好的象征,能破除无明,驱走黑暗。

黄龙府曾是金扫灭残辽、

为辽代黄龙府遗留至今的唯一古建筑

孙冠儒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