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需培育新模式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 腾讯新闻
2024-06-17 13:52:05

  中新网6月16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进入21世纪,人口老龄化现象席卷全球,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

  6月14日-15日,由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主办、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养老产业委员会承办的“首届全国养老协会国际峰会(2024)”在北京举办,与会专家们将目光聚焦银发经济,展开深入探讨。

  “我国养老行业经过十几年的奋力开拓,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执行会长徐建中表示,养老服务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健全,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基本形成,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更加协调发展,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有序发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逐步推进。

  在徐建中看来,发展银发经济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将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面对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于建伟认为,这一庞大群体的需求孕育了巨大的社会潜力,为发展银发经济提供广阔市场前景。“国家层面关于发展老龄事业和产业的决策部署,为我们推动银发经济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军也提到,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品质,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养老产业触及社会的需求痛点,顺势崛起,由此诞生的银发经济,历史机遇不言而喻。

  在会上,陈军引用了一组市场数据:2019年到2023年,我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以每年约13.2%的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2.3万亿元人民币。

  他也提到,从全球看,银发经济的繁荣是社会老龄化趋势带来的机遇,但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如何有效落实国家有关养老产业政策,如何更好实现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有效对接,如何借鉴国际养老先进的产业发展模式为我们所用,是这个历史机遇期所要研究的课题。

  在如何发展银发经济上,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高成运提供了自己的见解:银发经济的发展重点,应该是四个体系,即服务供给体系、产品供给体系、产业发展体系和生产要素体系。

  其中,产业发展体系包括七大潜力产业,分别是老年用品产业、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康复辅具器具产业、抗衰老产业、养老金融服务业、老年旅游服务业以及适老化改造产业。

  在高成运看来,未来有两把“利剑”在重塑所有的行业,一个是数字化,另一个是老龄化。数字化是“快剑”,老龄化 则是“慢剑”,慢慢改变各行各业。

  他认为,未来我们要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去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壮大产业集群。同时,推进银发经济领域的跨区域国际性合作,搭建人才供求交流平台,以助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完)

  2022年6月,陕西省卫健委发布了《陕西省生育登记服务管理办法》,其中明确夫妻生育子女的,应当在怀孕后至孩子出生6个月之内办理生育登记,同时“其他情形生育子女的,也可予以生育登记”。

长堤历史文化街区是《狂飙》的取景地之一,

到长堤历史文化街区

  总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分彰显党的初心使命,深刻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宏大战略谋划和强烈历史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也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创新突破。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而且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开辟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路径,不断为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节后国际航班的陆续复航,为出境游业务开展提供了进一步便利,相关产品预订量也随之上涨。携程数据显示,春节过后一周,出境团队游和“机票+酒店”打包产品的预订量,环比假期一周增长超3倍。“这个数据反映了游客逐渐对出境游恢复信心,同时旅行社上架的货品也更加丰富,为人们出国提供了更多样化的选择。”携程团队游CEO江文表示。

  此次签约开启了上海与四川深化文物保护利用合作的新篇章,也是双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贯彻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的具体举措。据悉,未来上海博物馆将与四川四家文博机构在古蜀文化遗产研究、科技考古、文物修复、展示利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强强联手,充分发挥双方优势,不断提升跨平台交流协作的能力,为巴蜀文明保护研究注入新的科技力量、打开新的局面,共同助力中国文博事业发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完)

林丽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