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一代传承非遗壮族嘹歌 新潮演绎助传唱

来源: 华商网
2024-06-16 23:54:03

  中新社南宁6月16日电 题:年轻一代传承非遗壮族嘹歌 新潮演绎助传唱

  作者 林艳华 俞靖 王伟臣

  广西纳娋组合推出以壮族嘹歌为主旋律的新潮民歌作品《欢壮》,在唱段中融合壮族方言和普通话,加以流行伴奏,颇具当下审美。

  “新颖的编曲和演绎方式能让壮乡山歌更好传唱。”该组合成员滕符巾近日受访时表示。

  壮族嘹歌是广西古老山歌,因歌词中带有“哈嘹”“嘿嘹”等衬词而得名,流行于百色平果、田东等地区。2008年,壮族嘹歌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校园走出,传承山歌文化。广西纳娋组合由四名热衷山歌文化的女生组建,四人从广西艺术高校毕业,有“95后”也有“00后”,年轻活跃的思维让传统山歌焕发新生。

  滕符巾介绍,组合成立后,常常通过创作新潮民歌来推广山歌文化。她们所创作的歌曲《欢壮》,使用百色平果的“哟依嘹”曲调编创融合。由于传统壮族嘹歌以壮话演唱为主,为打破语言隔阂,她们在壮语唱段中融合普通话,保留壮族嘹歌唱腔魅力的同时,令作品通俗易懂,更易传唱。

  此外,滕符巾在2023年因参与创意杂技剧《百越稻盛》,赴马来西亚演出,凭借山歌与杂技元素相结合的新颖演绎形式,传统壮族嘹歌唱响海外。

  “年轻人更容易将山歌与当代流行文化相结合,使山歌更具时代感和亲和力,从而吸引年轻群体的兴趣。”滕符巾说。

  在广西百色田东县,每至壮乡节庆时,人们赶歌圩,以嘹歌会友,已成为当地民俗主要表现形式。田东仰岩歌圩传承人农正甫介绍,壮族嘹歌以即兴演唱,对歌等形式受到民众青睐,但随着壮话等方言在年轻人生活中使用频率的减少,学唱门槛高等因素,让壮族嘹歌面临传承难等问题。

  为让壮族嘹歌延续传承,农正甫收徒传唱,先 后赴北京、上海等城市交流,展示壮族嘹歌,并定期在广西高校任教,以“非遗入校园”的方式,向学生传授嘹

  得益于老带新的技艺传承,壮族嘹歌在校园扎根。师从农正甫的李丽成为少数民族音乐的推广者,作为田东县平马镇中山小学音乐教师,李丽成立了校园山歌合唱团,通过教授壮话,嘹歌技艺等,带领汉族与壮族学子参与歌圩活动,高亢山歌在学堂唱响的同时,让山歌文化根植在壮乡学子心中。

  李丽认为,壮族嘹歌是壮族文化的体现,传承嘹歌让当地方言以及少数民族山歌得以延续。(完)

  我们承担一项很大的社会责任,要向西方主流社会传递中国文化。具体到古典音乐这个领域,绝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应该是一个薪火相传的过程。现在,中国已有像杜韵、周天这样年轻优秀的作曲家进入国际视野并成就非凡,我期待未来更多年轻一代作曲家能带着作品、代表中国走出去。

  在北京周边,科创燕郊、智造三河、商务大厂、文旅香河逐步形成。如今,廊坊市北三县拥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35个,培育引进高新技术企业31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973家。

  美团新兴玩乐项目负责人也提到,市场看准了围炉煮茶这一中式饮茶方式中蕴含的情绪价值。“一是这个产品足够猎奇,炭炉、茶壶和烤物,简简单单就能营造出中式传统生活的氛围感和仪式感,满足拍照打卡的需求。另一方面,它提供了一种舒适温暖的社交方式,体验慢生活成为核心要义,更寄托了消费者对‘岁月静好’的向往。”

  回首2022,中国青年的身影令人难忘。他们敢于担当,挺身而出,扛起时代赋予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密码。

  由于烯烃含量下降,国六B汽油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排放指标明显下降,有利于臭氧污染防治,将对推进传统能源清洁利用、加快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打赢蓝天保卫战作出积极贡献。

  据宁波海事局危管防污处工作人员介绍,甬沪宁原油管道每年向长三角地区输送约2000万吨原油,这些原油几乎由海上运输到达港口,因此保障原油的海上运输安全高效环保至关重要。

张嘉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