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型储能产业 专家学者山西阳泉探讨发展路径

来源: 驱动之家
2024-06-17 00:57:56

  中新网阳泉6月14日电 (记者 范丽芳)6月13日至14日,第三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在山西阳泉举行。其间,专家学者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科技创新理念,探讨钠电产业发展新路径,并加强钠离子电池领域学术交流。

  近年,钠离子电池凭借其储量丰富、温度适应性好和安全性高等优势脱颖而出,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大幅提速。

  搭载钠离子电池的电动自行车山西阳泉投运,中国首个10MWh的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广西南宁投运……开幕式上,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俞振华介绍,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签约、备案、开工的钠电项目超过20个,涉及电芯、正负极材料等诸多细分领域,项目投资总额近400亿元。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景虹认为,开发低成本、高安全的钠离子混合电容器在规模储能领域更具发展潜力,“但在其市场应用中,需克服行业规范和产品的国家标准缺失、尚未实现规模量产和规模应用、上游材料不成熟、缺少下游应用示范解决方案等阶段性问题。”

  上述问题已得到相关部门重视。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和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针对目前钠离子电池产品,已开展四批性能与安全方面的测评,并在2024年启动首批钠离子电池循环寿命摸底测试。其中,华阳股份旗下山西华钠芯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入列首批钠离子电池循环寿命测评单位。

  华阳集团产业技术研究总院院长王可琛介绍,该集团的钠离子电芯产品形成规模化生产,可应用于电动二轮车、观光车、清扫车、工商业储能柜、应急电源等领域。同时,以现有钠离子储能系统产品为基石,正在研发一次调频新型储能电站、换电重卡等。

  当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作为中国外贸“新三样”,备受外界关注。为推动锂电池产业绿色化、低碳化、可持续发展,论坛期间,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联合百余家单位共同开展的《锂电池碳足迹核算体系》正式发布。

  该体系将助力企业精准识别产品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减碳潜力,指导企业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对于持续完善中国本土化锂电池碳足迹背景数据库、推动国内锂电池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升锂电池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意义重大。

  此次论 坛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联合主办,山西华阳集团新能股份有限公司协办,旨在促进行业内外交流合作,推动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进程,加快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步伐。(完)

  近年,我们成立了丝路宁夏文创中心,深度挖掘“丝路宁夏”“丝路西夏”“丝路黄河”等特色文旅资源,以文化遗产中蕴含的各民族共创共享中华符号为导线,开展文创设计研发。目前,已研发出包括鎏金铜牛在内的20个系列300多款文创产品,通过文创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以另一种形式与更多观众见面。(完)

  于光建,博士,宁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文物与博物馆馆业硕士学位点负责人。现任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书记,宁夏大学丝路宁夏文创中心主任,主要从事西北民族文物考古与文化创意产业教学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自治区研究生教改项目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委托项目子课题《多元视角西夏丧葬习俗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西夏文物志》,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在《唐史论丛》《华夏考古》《敦煌研究》等刊物发表60余篇学术论文,出版《神秘的河陇西夏文化》《〈天盛律令〉典当借贷门整理研究》《武威西夏木板画墓》著作3部,宁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主办学术集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主编之一。

  <strong>资管业务规模位居行业前列</strong>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宜昌12月31日电 (董晓斌 张倩龙)7年坚持在长江边捡垃圾,创办“三峡蚁工”公益组织,开展活动近千场。湖北宜昌公益人士李年邦31日表示,生态保护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自己也只是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

  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章。全党要把学习贯彻党章作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内容,作为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举措,把党章要求贯彻到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各方面全过程。

  蒋小琴的故事不是个案,梓桐镇走上文化共富路也非偶然。这只是浙江文旅发展带动共同富裕的一个缩影。

王香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