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王焰新:呼吁加强“双碳”人才培养

来源: 扬子晚报
2024-06-23 19:02:53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 (马芙蓉 王俊芳)“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需要资源、能源、资金和科技的大量投入,更需要大批复合型、创新型专业人才。”在正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呼吁,加强“双碳”人才培养。

  王焰新调研发现,当前,我国“双碳”专业人才需求总量大、结构复杂、类型多样、增长迅速,但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巨大缺口,且缺口随着“双碳”建设加速正在扩大,突出体现在风电、光伏、氢能、新能源汽车、零碳建筑等领域。

  “构建并完善以高校为核心,政府、企业和社会深度参与的‘双碳’人才培养体系,有效响应‘双碳’战略的重大需求尤显迫切。”王焰新说。

  在他看来,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首要任务是做好政策体系顶层设计。他呼吁,发挥政府职能,加快制定“双碳”产业目录,完善产业细分标准。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王焰新建议,通过增设“双碳”直接相关专业、支持高校自设“双碳”相关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等方式,加快高校“双碳”学科专业建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加快推动编写高质量“双碳”教材、培育跨学科“双碳”教师团队。

  他强调,要推进高校“双碳”教育模式革新。比如,支持有条件高校做大做强“双碳”领域的科技创新平台,更加紧密地对接产业需求,推动“双碳”专业教育由授课型向研究型、实践型、实验型等形式转变;鼓励跨国、跨校、跨学科的“双碳”人才联合培养。

  他还呼吁,鼓励职业院校承担起“双碳”技术人才培养的责任,支持引导企业和其他社会主体参与“双碳”人才培养 ;引导企业完善用人制度,为“双碳”人才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完)

  人大代表高晓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呼和浩特要想做大做强,需要在人口上给予赋能,他建议:官方要加强新增人口需求研究,知道目标人口最需要什么,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

  吴家山站货运负责人刘宏涛介绍,中欧班列通过数字化口岸等一系列智能化服务,已经变得更安全、更智能。中欧班列的稳定开行,将为中欧贸易的长期稳定及增长提供更可靠的支撑,也能给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中国地方两会正在密集召开,15日在此间召开的内蒙古自治区两会上,与会的人大代表纷纷为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乌兰察布(简称呼包鄂乌)经济发展“支招”。

  佛山积极推动“产改”落地见效,培育高技能人才,助力高质量发展,产业工人由“工”变“匠”驶上快车道,技能人才源源不断。目前,在佛山的306万产业工人里,技能人才有120万人,占比约39%,其中高技能人才36万人,占比约12%。无数技能人才正成为充实佛山实体经济的“生力军”。

  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实施好“澳车北上”,加快推动“港车北上”。广东省政协委员、澳门广州社团总会理事长李居仁建议,粤澳两地要进一步加强技术沟通、打破障碍,让现行其他单牌车体系和“澳车北上”系统实现衔接。

  近年来,随着轨道交通行业的不断发展,节能环保型机车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2021年,大连机车与泰国业主签订电池动力机车供应合同,大连机车开始研发新型新能源客货通用交流传动机车。2022年7月,首台出口泰国电池动力机车从天津港装船发往泰国。

蔡嘉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