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保险全新发布2024年客户服务十大承诺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2024-06-17 09:11:41

  新华保险积极贯彻落实监管部门要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进一步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和金融教育宣传工作,在“3·15”期间全新发布2024年客户服务十大承诺,并在全系统范围内开展承诺践诺活动,让诚实守信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遵循,共同营造和谐健康的金融消费环境,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一、智能互动全天候

  智能客服“智多新”与95567人工客服智联协同,为客户提供7*24小时全媒 体互动服务,增强服务覆盖。

  二、贴心门店在身边

  千余家柜面门店与客户相伴,柜台人工和智慧自助服务“双在线”,“银发驿站”贴心关爱老年朋友,保民生暖民心。

  三、投保便捷更安心

  全天候提供线上投保服务、关键环节短信提醒、电子保单实时查收,投保方便又快捷、畅享服务又安心。

  四、智能回访保权益

  在关键服务环节,以微信、电话、短信等智能回访方式主动联系客户,告知保单与服务动态,切实维护客户权益。

  五、保全服务更便捷

  70余项保全服务覆盖保单全生命周期,线上线下全方位提供服务支持,关键权益变动即时短信提醒,便捷尊享保单权益。

  六、智慧理赔效率高

  依托科技赋能、运用智能化理赔处理,个人客户5000元以下小额及普通赔案件均2日内、复杂疑难赔案30日内知晓结果。

  七、贴心理赔更温暖

  7*24小时线上受理理赔,全国任一网点线下提交理赔申请,重疾慰问先赔,让理赔更便捷更贴心。

  八、投诉畅通快响应

  畅通“电、网、信、访”投诉渠道,优先推荐电话和网络,全渠道第一时间响应,一般投诉15日内办结回复。

  九、附加服务优体验

  丰富多彩的各类增值服务,惠及不同客户群体,全方位关爱客户及家人的生活。

  十、合规销售守诚信

  详细讲解投保提示和条款内容,主动提示保险产品的特点和风险,让客户投保放心,提振消费信心。

  新华保险将以消费者为中心,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系列教育宣传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可得性和获得感。

  2022年,某大型券商因系统交易问题登上微博热搜,此后,监管火速对该券商采取责令改正的整改措施,并指出该券商在网络安全事件中,存在变更管理不完善,应急处置不及时、不到位等问题。而在2021年,另有某券商更是发生集中交易系统部分中断,影响交易时间合计约20分钟,达到较大信息安全事件标准。

  夜经济火爆的喀什南湖路“美食街”,重拾往日美好“食”光。冬季的寒冷,阻挡不了夜经济的火热。“各类新鲜的食材摆满了橱柜,我和亲朋好友尽情吃了顿久违的火锅,感受到了舌尖上的快乐和亲朋好友相聚的美好。”市民苏女士开心地说。

  赵新录的记忆里,那些盗猎者凶残、狠戾,他们带着枪和精良的越野装备,每次遭遇,都会是一场既考验勇气,又依托智谋的较量。

  作为实体经济重要基础的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存在的前提条件。作为一类独立的产业,生产性服务业产生的时间晚于制造业和农业。最初,许多生产性服务环节是置于制造业内部的,还未成为独立的产业,后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和农业逐渐分离,这种分离又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分离是制造业企业为提高自身生产效率并保持核心竞争力,将作为辅助活动的生产性服务业逐渐分离出来,这种辅助活动往往是一些通用性生产性服务,比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营销服务、研发设计等,分离出来的通用性生产性服务企业基于规模经济的考虑,除了为原有的制造业企业提供服务外,还为其他各类企业和产业提供相同的服务,逐渐形成独立的行业并发展壮大,这种分离可以称之为实体经济的“投入服务化”。第二种分离是制造业企业凭借长期生产经营中积累的与自身产品相关的独特优势,分离出能独立为下游产业提供服务的企业,如围绕维修、安装、整体解决方案、金融、租赁等业务形成的独立企业,它们为下游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和产品,这种分离可以称为实体经济的“产出服务化”。值得进一步说明的是,在生产性服务业从制造业分离出来走专业化发展道路之后,也出现了生产性服务业自身的裂变,裂变后的不同生产性服务行业之间也会形成上下游关系,虽然其中一些生产性服务业没有直接投入制造业,但最终还是通过其他生产性服务业进入实体经济,这是由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投入品属性所决定的。

  综合交易大厅面向市民春节不打烊

  五是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贺信中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进入了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新阶段,各地方和高校要借政策春风进一步推动教育与产业行业形成合力,保障职业院校学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进一步扩大技能人才培养规模、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邱俊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