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超级带货王”是如何炼成的

来源: 旅游网
2024-06-21 21:51:55

  ◎本报记者 金 凤

  万里长江经过江苏南通时,迎来一片最为宽 阔的水面。这里也是长江最为繁忙的航段之一。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进长江边的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通川崎),在50万吨级的船坞内,一座庞然大物映入眼帘。

  前不久,南通川崎自主研发设计建造的同系列船型中的第五艘船“东方泽布吕赫”号(OOCL ZEEBRUGGE)在大连如期交付。

  24188标箱系列船是目前全球市场上设计航速最高、装箱量最大的集装箱船,被称为海上“巨无霸”和“带货王”。它融合了当今船舶建造领域的前沿技术,多项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国家高技术船舶名录产品和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堪称船舶设计与建造领域的“明珠”。

  突破技术难题,打造坚固的海上“巨无霸”

  “大型船舶在海上航行时,舱口围、主甲板部位的强度和刚度很重要,这些部位受到的应力最大。根据事故统计数据,裂纹往往从舱口围、主甲板区域产生,因为货舱区域开口很大,角隅处应力集中,为了确保船舶足够坚固,同时兼顾重量控制,我们在主甲板和舱口围部位使用了一款厚达90毫米的极厚止裂钢板。”南通川崎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徐文宇介绍。

  如此厚的板材要采用对接焊拼接起来,每道焊缝至少需要数十道焊接工序,且要求拍片检验时达到100%的合格率,持有特殊焊接资质的人员方可操作,难度之大、工艺要求之高可想而知。

  在高应力区开管路贯穿孔是非常有挑战性的课题,为了确保超大型集装箱船船体结构安全,设计团队创新钢板的开孔工艺和强度补偿方法,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实现了极厚钢板切割的一次成型,提升了加工效率,确保了产品质量。甲板开孔成果的应用,不仅实现了管路布置方式、贯穿形式在箱船设计中的创新和优化,也实现了管路数量的进一步优化。

  集装箱绑扎系统是集装箱船舾装设计的重中之重。徐文宇介绍,该船的集装箱绑扎桥采用外绑优先、内外绑兼用的四层桥双绑绑扎系统,可实现标箱、高箱无限制装载;同时,45英尺集装箱专用箱位采用业内首创的对称布置方案,可满足45英尺和40英尺集装箱混合装载时的绑扎需求。这些先进的设计极大地增强了该系列船的装箱能力和灵活性。

  精度控制是绑扎桥设计的关键之一,面对万余只绑扎桥眼板空间测量难题,项目团队深入研究后引进全新的空间测量设备装置。该团队通过三维建模,模拟真实装载情况,经过数据测量、分析、演算后得出结果,让难题迎刃而解。

  “只有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提升自主设计能力,才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徐文宇说。

  智能化、绿色化设计,助力船舶安全、低碳航行

  24188箱船的研发,还融合了最新的智能化手段。徐文宇介绍,该船拥有高度集成自动化的综合驾驶台,配备船岸数据平台等多种智能系统,具备航线优化、主机监测等多种功能,可实现智能化船舶管理。

  “就航线优化来说,智能系统会在船舶遭遇台风或者在航线上遇到其他船舶时,帮助驾驶员决策,设计新的航线和合适的航速等。”徐文宇说。

  此外,技术团队通过对理论知识、船级规范深入研究,创造性地拓展了技术路线方案,实现对船体结构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安全管理,大大提高了船体的安全水平,获得船东高度认可。

  一系列创新设计,使24188箱船成功获得美国船级社的智能船舶符号。

  向绿色低碳转型是我国船舶工业新的发力点。徐文宇介绍,该船从设计之初,就秉持绿色环保理念。技术团队为该船配置脱硫塔和岸电系统,并采用了环保冷媒和压载水处理装置,使该船获得了美国船级社绿色船舶符号。

  在徐兵看来,长三角养老服务三省一市各有所长、各有优势,关键在于消除一切不利于养老服务合作的行政障碍和制度壁垒,促进养老服务要素充分流动,将长三角养老服务资源配置到最优,在应对老龄化挑战中形成工作合力。

  不少高分动画片、动画电影都遭到过家长投诉,诸如“妖怪吓哭小孩”,《米小圈上学记》也有“李黎扣分噩梦”“丑化班干部”之类的批评。其实,家长与其对这类情节“玻璃心”,不如陪伴和引导孩子正确看待。比如跟孩子探讨,在学校是否真实遇到过类似场景?如果发生该如何面对?如果家有“小干部”,问问孩子如何看待“李黎”这样的行为,当班委有哪些不被理解的苦衷?遇到不配合工作的同学有没有更好的沟通方式……文艺作品的真正功能其实就是通向这场对话的钥匙。如果创作者、家长都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各自领域守土有责,相信少儿剧可以更多更好地帮助孩子们探索如何爱这个世界的方式,并与之和平相处。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为外资企业和外籍人士来渝提供便利,推动经贸人员常态化走出去招商引资,加快引进一批补链强链重大外资项目和技术含量高的中小外资项目。高标准办好智博会、西洽会、中新金融峰会、川渝地区—湄公河国家地方合作论坛、陆海新通道国际合作论坛,务实开展国际友城合作,发展民间外交,推动实际使用外资量质齐升。

  据介绍,2003年,施耐德电气关键电源的中国研发之路从上海一间几十平方米的实验室开启。而此次投入运营的关键电源创新实验室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拥有全球屈指可数的兆瓦级认证测试平台,是兼具高功率平台、标准化、数字化、自动化能力的国际一流实验室。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昆明1月13日电 (记者 韩帅南)推进云南省茶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以数字赋能加快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以数字化赋能乡村产业振兴……13日,云南省两会进行时,多位政协委员聚焦数字经济,建议云南省以数字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上海1月13日电 (王笈)“潮兔春禧”新春灯会13日晚在上海“今潮8弄”正式亮灯。78只绚丽多姿的“潮兔”出没于纵横交错的8条弄堂与66幢老建筑间,为往来游客送上心意浓浓的新春祝福。

蔡嘉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