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次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圆满成功

来源: 新京报
2024-06-25 02:35:15

  中新网6月23日电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微信公众号消息,6月23日,我国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次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圆满成功,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抓总研制。

  下午1时许,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3.8米直径的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新技术验证箭竖立在场坪发射台上,3台变推液氧甲烷发动机点火,喷出蓝色尾焰,箭体上升至约12公里高度,中心发动机调节推力,火箭受控下降,在距离地面50米处,四条着陆腿展开,随后火箭缓速下降,高度趋近于零,稳稳落在回收场坪,实现定点垂直软着陆。

  本次试验是目前国内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最大规模的垂直起降飞行试验,也是国内自主研制的深度变推液氧甲烷发动机在十公里级返回飞行中的首次应用。

  试验全程用时6分钟左右,火箭经历了加速上升、减速上升、加速下降、减速下降、缓速下降五个阶段,实现“起得来、控得准、展得开、落得稳”。

  试验全面验证了3.8米直径箭体结构、大承载着陆缓冲技术、大推力强变推可复用发动机技术、双低温增压输送技术、返回着陆的高精度导航制导控制技术及健康监测技术,为2025年如期实现4米级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飞奠定了技术基础。

  液氧甲烷发动机为火箭提供动力。低温的液氧、甲烷推进剂在充分燃烧后只产生水和二氧化碳,不仅清洁环保,还没有结焦积碳问题,有利于发动机的重复使用。同时甲烷制取成本比较低,适应火箭商业化发展方向。

  着陆缓冲系统是火箭软着陆的关键,四条着陆腿里的缓冲器可以吸收掉箭体着陆时的动能和势能,使火箭平稳着陆。

  本次试验飞行剖面的顶点为海拔约12公里的平流层。后续 ,研制团队将开展重复使用运载火箭70公里级垂直起降试验,基本覆盖火箭一子级飞行剖面,向着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飞目标再迈进一大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重复使用运载火箭,伞降回收、伞降加气囊、有翼水平回收等方案各有所长。垂直起降回收是在火箭原有外形上进行改进,增加了栅格舵、返回控制系统、着陆缓冲系统等,使火箭一子级得以重复利用,进一步提升火箭运载效率,降低人类进出太空的经济成本。

  今年是熊平章从警的第39年,也是他最后一个春运。临近退休,老熊心里充满了不舍。穿着这份警服,就要担起这份责任。他说,自己会“站好最后一班岗”。(完)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香港1月19日电 (记者 韩星童)香港特区政府19日宣布,将于本月30日起撤销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发出隔离令,无症状感染人士可自由外出或上班。卫生防护中心将会以监测流感的方式监测新冠病毒感染。

  2022年,这个脱贫彝族家庭有了更可喜的变化。他们在原有的一层平房上,又加盖了一层,每层有三间卧室,一间约30平方米的大客厅。巫其石且自豪地说:“都是我们靠双手干出来的!”

  <strong>2025年前后 嫦娥六号将取回月球背面第一批月壤</strong>

  杨进表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三年之后,在充满希望的兔年钟声即将敲响之际,中国正在全面恢复开放和发展势头,进一步兑现与世界各国人民携手创造人类美好未来的承诺。

  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这是侨界艺术家的责任义务和使命担当。如何“走出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滕俊杰认为,最重要的是内容要有品质,只有好的艺术作品才会被接受。同时要更多展现美好、精彩的一面,互相融合,增进理解,并贴近海外华侨华人,唤起他们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只有推动中国文化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真正走进海外的主流场所、主流人群、主流媒体,才能不断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

陈婉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