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好抓手推动文旅融合

来源: 闪电新闻
2024-06-23 07:18:29

  所谓文旅融合,是指文化和旅游产业相互渗透、交叉融合,创造出内容更加丰富、特色更加鲜明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这不仅可以带给游客更高品位的旅游体验,也可以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从而带动地方旅游产业提质升级。眼下,一个网络文旅热点就能带火整座城市的旅游产业,其成因不光在于热点本身的趣味性和代表性,更在于背后的动人故事和文化支撑,以及人们对当地淳朴民风民俗的情感认可和探索欲望。文旅热点爆火多少有一定偶然成分,想要热点能被长期关注,形成持续热度,离不开长效传播机制的构建。这就需要整合利用好媒介资源,让文化在旅游产业发展中更加充分地释放动能。

  为了进一步提升文化产品的层次和质量,应持续优化媒介的旅游信息输出,逐步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提升。比如,网络文旅热点的打造不能仅停留在对具体事物的包装,还需挖掘、提炼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精神,做到“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因此,应多层面整合媒介资源,发挥新兴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的传播优势,增强文旅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努力打造高质量的创意内容和高品质的文旅产品,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推动文化和旅游发展渠道相结合。文化传播对现场的依赖性较弱,便于线上传播,而旅游活动需亲临现场才能获得深刻体验,两个行业的传播规律差异明显。利用好两种渠道优 势,一方面应依托旅游目的地资源,加强文化创意产品的孵化和投放。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高效带动文化资源的价值变现。另一方面文化资源要通过创意设计转变为文化产品。应借助媒介平台,把文化创意融入旅游产品当中,打造经典IP,重视正面引导,提升文旅融合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以文化资源的线上创意呈现,为旅游目的地的营销拓宽渠道。

  还应注重创作者、媒介平台、地方政府、企业等主体之间的互动。鼓励创作者细致梳理城市的人文地理核心要素,借助短视频平台等社交媒介,挖掘旅游热点、爆点。充分激发文化旅游企业等经营主体能动性,依据市场需求调整旅游产品和营销策略。地方政府应积极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提高行政效率,及时响应游客需求,抓住机遇促进城市发展,提升城市美誉度。

  记者了解到,本次参加展演的演员全都小于45岁,领衔参与的演员平均年龄只有34岁。川剧《樵子口》主演白孟迪只有19岁,已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戏曲表演)一等奖。28岁的山东省临沂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二级演员郭琦,在媒体见面会时现场清唱了一段“弹舌花腔”,展现出扎实的基本功。

  乘客楚先生准备坐的是18点38分开往天津的车,他对于车次减少也有明显的感受。“尤其是早上从天津来北京的车,票都难买了,希望班次能尽快恢复。”之前蒋女士因为有银卡,可以通过系统预订到一些给银卡用户预留的票。但楚先生没有办,只能通过12306买票,有时甚至都抢不到7点左右从天津到北京的票,只能改买更早时间的。

  随着中国出入境政策的优化调整,跨境游市场正全面回暖。法国、泰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大使馆、旅游局纷纷通过微博发帖,欢迎中国游客到访旅游。泰国国家旅游局宣布将组织一场名为“CHINA IS BACK”的活动欢迎中国游客回归,并预计2023年前3个月将有超过30万名中国游客赴泰旅游。

  “这是不敢想象的。这种量超出我们的接诊能力。”2022年12月30日,秦宇红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政府说应收尽收,我们在努力做。”

  刘刚预计,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望在2023年逐步淡出,消费场景恢复、收入预期改善和居民储蓄释放倾向有望带动中国居民消费迎来较大程度的复苏。“中国消费行业过去两年调整幅度较大、估值具备吸引力且机构仓位不高,随着需求、成本等基本面因素得到改善,2023年食品饮料、家电、轻工家居和社会服务等泛消费领域有望成为重要的超额收益领域。”

  大水网连上了小农户。从2020年至2022年,磁县累计投资2.3亿元,开展农村生活水源江水置换项目,累计铺设主管网35公里、村内供水管网2000多公里,建设加压泵站2座,“南水”畅流,全县22.6万人受益。“江水置换地下水,水质明显提升,群众安全饮水有保障。”磁县水利局党组成员、农水股股长朱海介绍,“水垢少了,老乡家里的热水器、燃气壁挂炉都更耐用了!”

张怡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