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唐城际铁路通济路钢拱桥完成顶推

来源: 好奇心日报
2024-06-04 21:06:47

  中新网北京6月3日电 (记者 徐婧) 3日8时许,京唐城际铁路通济路钢拱桥顺利完成顶推作业,通济路上“长”出一座“新”桥,标志着京唐城际铁路关键节点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全线顺利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记者从北京市重大项目办获悉,京唐城际铁路是北京至唐山的一条快速交通走廊。项目分两段建设,首开段唐山至燕郊区间已于2022年12月30日通车投用。接驳副中心站与燕郊站的北京地下段全长2.4公里,线路起自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沿既有京哈铁路通道南侧前行,以隧道形式下穿通胡路、路县故城遗址、运潮减河,上跨城际联络线后出地面,接封闭式路堑U型槽至通济路钢拱桥后,经路基段与已完成的京唐城际铁路顺接。

  通济路钢拱桥为双V型吊杆结构,造型简洁通透、杆件轻盈小巧 ,整体造型犹如两对展翅飞翔的海鸥,与不远处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枢纽“京帆”相互呼应。北京市重大项目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通济路钢拱桥全长75.75米,是全线贯通的最后一座桥梁。钢拱桥采用了全新的轻量化设计,桥梁自重由4600吨降至700吨,单延米用钢量仅11.2吨,低于同类型铁路钢拱或钢桁梁,极大节约用钢量。这也是国内铁路建设中首次采用稀疏吊杆桁架型钢拱桥。

  施工单位中铁十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钢拱桥顶推前,通过采用大场景激光扫描仪进行数字测量,基于扫描点云数据进行质量检验;通过虚拟预拼装,提高施工精度和质量;通过桥梁整体试顶推验证,调整设备、检验支撑体系及拖拉体系的系统安全性。桥梁自东向西顶推91.75米,过程中通过实时监测分析桥梁顶推姿态及受力情况,指导桥梁横移、顶推施工,使桥梁成功跨越通济路,到达设计位置上方,偏差距离控制在5毫米以内。

  此外,钢拱桥还首次引入磁吸式无人视频检查设备,使日常检修维护更加安全、简洁、轻便,实现设施检查维护无人化、智能化,契合了未来高速铁路运维发展方向。

  直到1977年,河南登封县召开了一场“告成遗址发掘现场会”。会上,考古学家邹衡以六小时的长篇发言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观点——二里头遗址实为夏都、四期全为夏文化,郑州商城才是商汤都亳。这一论断,学界称之为“郑亳说”,将此前已建立起来的夏商文化认知体系尽数推翻,自然也招致了诸多同仁的“集体反攻”,一场围绕二里头的夏商归属及相关问题、持续数十年的论战打响了。

  项目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如今,已是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国际工程公司党委书记的屈建刚故事背后,也是深耕于柬埔寨多年的中国电建在此地长期发展的见证。

  <strong>金文京:</strong>过去使用过汉字的国家地域就叫汉字文化圈,主要指中国、越南、朝鲜、琉球、日本,是日本学者河野一郎先生首倡的名称。但圈内各国对汉字的看法不一,中国近邻国家虽然使用汉字,但读法、写法等和中文大不相同。围绕汉字的不同文化的背后,其实隐含着各自不同的语言观、国家观乃至世界观。

  <strong>(新春走基层)山西长治“葫芦村”:乡村旅游“宝葫芦”促振兴</strong>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面灯也越来越多姿多彩。厨房里,周家三姐妹有的和面、有的做造型、有的捏面灯……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只见周艳把面团揉成椭圆形,依次把红色、白色、黑色、蓝色的面做成围巾、眼睛、嘴巴,一个色彩鲜艳、憨态可掬的“醒狮兔”就做好了。

  这位90后姑娘名叫鲁婷婷,是土生土长的嘉峪关人。研究生毕业后,她回到家乡,入职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在长城保护研究所田野文物保护部当起了“守关人”。脚穿登山靴,身着冲锋衣、工装裤,时而跪地测量,时而提笔记录。“这身行头,出野外方便。”鲁婷婷说,万里长城第一墩因耸立于讨赖河谷北岸绝壁之上,又名“讨赖河墩”,距嘉峪关关城6.7公里。“每次来,感受都不一样。”鲁婷婷大学的专业是文学,听着呼呼风声,她说今天是“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齐亚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